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144章 父皇,这永乐盛世是什么时候?

第144章 父皇,这永乐盛世是什么时候?

第144章 父皇,这永乐盛世是什么时候?

“造成王朝三百年,这条铁律的原因有很多。

在咱看来,其余的诸多方面,都可以称之为表面因素,或次要因素。

只有一个是根本原因。

这个根本原因,就是土地兼并。”

武英殿内,朱元璋望着他家老三朱棡,说出了他在这个事情上的考虑。

土地兼并?

朱棡闻言,微愣了一下。

这是一个他在此之前,所没有想到的原因。

或者说是,在考虑的时,曾有所留意到,但却将之忽略不计了。

在他看来,土地兼并历朝历代都会发生。

和权臣,和皇帝,和官员贪腐,吏治腐败等等比起来,这个原因微不足道,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哪能想到,自己家父皇竟然把这个,拿出来讲。

将其给归结到根本原因上去,超越了其余的所有缘由。

“怎么?觉得有些不可置信吧?”

朱元璋将三儿子的反应收入眼中,望着他询问。

朱棡在这上面很诚实,没有隐瞒。

点了点头道:“是,孩儿确实没想到,父皇会把这个归结为根本原因。

“正如咱之前与你说的那样,我华夏是一个农业大国,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农业上面的。

而农业又是怎么发展的?

自然是从土地上发展起来的。

没有土地,就没有农业。

也没有众多,依靠土地维持生计的人。

更没有依靠土地,而存在的王朝。

这么一来,土地问题就会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表面看起来,不管怎么兼并,土地还是那些的土地。

不会因为兼并而减少。

千年土地百年主,土地的所有权,是在不断流动的。

不会因为兼并而减少。

可是,土地在谁手里,意义却完全不同。

为什么开国初年时,一般而言,只要君主别太昏庸,愿意与民休养生息。

这个国家,基本都不会太差?

只要在这个过程里,王朝能够顺利延续,并且别出现特别差劲的君主。

往往都能开创出,不错的盛世来?

除了你与我所说的开国时期,百废待兴,以及开国君主能力强之外,最为重要的,其实还是土地。”

朱棡静静的,听着自己家父皇在这里说。

脸上露出了一些思索之色。

隐约之间,似乎有一些明悟出现在心头。

“开国初期,那都是经历了诸多的战乱。

无数的人死在了战乱里。

人少了,土地却是不变的。

如此一来,每个人平均下来的土地,就会有很多。

每个王朝开国初年时,都会有着大量无主的土地,可以进行分配。

处于地多人少的状态,人地矛盾,那是一点都不突出。

就算是还有一些勋贵等人,找机会侵占田亩,搞兼并。

可是和整体的趋势比起来这些并不严重,不过是毛毛雨而已,不影响大局。

每个人手里面的田地多,百姓们获得的收获就多。

容易满足自己的生活。

没有那么大的生存压力。

吃饭的人少,地里面的产出多,粮食节余也就多

这个时候,若是皇帝别乱搞,稍微给出一些,让百姓们稳定发展的政策。

那么很容易,就会让国家变得欣欣向荣。

这一方面是因为众多百姓都有土地,他们的收入便高。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家能够从这些百姓手里面收上税。

国家手能收上税,手里有钱,那么很多事都会变得好办。

经过两三代人,人口会得到一个迅速的发展,基本上能够达到人地平衡这种程度。

这个时候,对于众多土地的开发利用,基本上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极致。

此等情况下,一般都会出现一些盛世。

比如文景之治,比如开元盛世,比如永乐盛世……”

听着自己父皇,在这里诉说,朱棡暗自点头,觉得自己家父皇的这个解释,确实还挺有道理的。

这是一个,他从来没有想过的角度。

这个时候,被自己家父皇这么一说,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文景之治,开元盛世这些,也的确是让人神往的盛世。

对于自己家父皇的话,表示认同朱棡,忽的一愣。

乐永……盛世?

永乐盛世,是什么盛世?

自己怎么从来没有听过,永乐盛世这个称呼?

好像,比较出名的就是反贼方腊,用过永乐这个年号吧?

可方腊很快就被消灭了,他所在的时代,也远远称不上永乐盛世。

“父皇,这……永乐盛世是什么时候?”

听到朱棡询问,朱元璋这才忽然间意识到,自己一时之间说秃噜嘴了!

居然把还没有发生的永乐盛世,给说出来了。

‘这是你家四弟,今后奉天靖难,当了皇帝后,开创出来的盛世。

永乐就是他的年号。’

这话,朱元璋当然不可能给朱棡说。

一方面,是牵扯太大了。

这事儿,除了今后找合适的机会,说给自己家妹子听,别的人朱元璋一概不会告知。

但朱元璋心里面,还是升起了一些别的想法。

那就是依照自己家老三,和老四两人这不对付的样子,要是老三知道,一直和他争来争去,撒个尿都想比一下谁尿得远的老四,在今后当了皇帝。

并且还干的这般好,开创了永乐盛世。

老四特别出名,被称为永乐大帝。

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一定会特别的精彩。

想想就让人觉得期待!

老父亲的八卦之心,都有些要按捺不住了。

不过,这些他也只能是在心里面,想一想罢了。

不可能真的说出来。

“咱说错了,一时间没留意。”

朱元璋给出的解释很是粗暴,并没有在这上面多言。

这也正常,在这有些事情上,不必做太多的解释。

解释的越多,反而越容易让人怀疑。

稍微解释一下,能让事情说得过去,也就是了。

果然,朱棡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深究。

虽然他觉得,自己家父皇刚才说起永乐盛世时,那般笃定,和自然。

就像是在说已经完全发生过的事。

应该不像是说错了那么简单。

像是本来就存在一个永乐盛世。

可是他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压根没有听说过永乐盛世,历史上也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个盛世。

那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相信自己家父皇是说错了。

不然,自己家父皇,从哪里能变出一个永乐盛世来?

朱元璋没有给自己家三儿子,太多思考的时间。

马上就接着开口,顺着之前的话往下说。

“正所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当一个国家到达盛世之时,接下来这种盛世的状态,很难保持太长时间。

很快就会开始走下坡路。

且这种下坡路一旦走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是大势所趋,根本没有办法撼动。

在衰落的过程里,会出现一些中兴之主,或者是中兴名臣。

使出浑身解数,来对这个事儿进行解决。

拼了命的,想要让这个帝国变得更好,止住颓势。

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比较出名的中兴。

可是这些中兴,往往持续的时间,也并不会太长。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再一次陷入颓势,接着江河日下。

而这些中兴之主弄出来的中兴,距离盛世,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中兴之后,王朝会持续的衰落。

这个趋势不会变动。

最终到了后来,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众多活不下去的百姓开始造反,一波又一波,直至推翻天下,建立新的王朝。

而在这整个王朝兴衰的过程里,最为根本的还是土地。

王朝盛世出现之后,为什么会由盛转衰?

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人多了,地却没有变多。

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的土地,会减少很多。

本来,这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了。

可在这个过程里,还会有诸多随着王朝的发展,成了气候的勋贵,地主乡绅等。

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兼并土地。

和那些自耕农的争夺土地。

人口增加,自耕农们手中土地变少,想要维持生计并不容易。

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也会迅速下降。

而与此同时,他们所需要交的赋税,并不会减少,甚至于还会增多。

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那些权贵们,大多有着特权。

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少交税或者不交税。

而那些负责收税的人,也大多不敢征收他们的赋税。

可是税却是要收的,怎么办?

就会把本该由这些权贵们,缴纳的赋税,给转移到没有破产的自耕农的头上。

本来自耕农的数量,就因为权贵们的兼并,而在在不断的减少。

推荐阅读: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金铲求生:一福星一个彩色海克斯 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暴雨夜,校花敲开我的房门求收留 全职高手:重生孙翔,女友苏沐橙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红尘尸仙 东京少女们大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