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大唐:开局骂哭李世民 > 第83章先弹劾,再请功

第83章先弹劾,再请功

明王二字,在岭南足以小儿夜啼。</p>

屠夫之名,彻底坐实了。</p>

刘梦书只能再来到琉璃厂,终于找到了周秉正,将各级衙门种衙差的想法转告于他。</p>

周秉正毫不犹豫的允许他们也参与剿匪。</p>

不仅如此。</p>

他又道:“府兵不能参与剿匪,只能防范土匪狗急跳墙,本王也不能没有表示。只要是府兵的家人,拥有优先进入琉璃厂和水泥厂务工的待遇,其月薪同样多半贯。”</p>

这一条和参与剿匪者的待遇不同,参与剿匪者只有牺牲后,才梦享有这一待遇。</p>

听完这话。</p>

刘梦书开始重新审视周秉正此人。</p>

明王不简单啊!</p>

朝中许多人只怕是被他莽撞的痛斥皇帝的表象所懵逼,根本不知道此人心中之沟壑。</p>

仅仅凭借剿匪令,就将范阳卢氏多年的布局毁于一旦。</p>

若是换一个人,纵然聪明绝顶,也没办法施行这个剿匪令。</p>

毕竟,他们不会生产琉璃。</p>

而明王则不然。</p>

只要有琉璃厂在,他就不差钱,剿匪令的奖励足以支撑。</p>

但是,如此血本,一般人也下不了这个决心。</p>

……</p>

【明君点+100……】</p>

【明君点+100……】</p>

【明君点+100……】</p>

长安。</p>

太极宫。</p>

朝会。</p>

李世民回来已久,途中并没有听到任何系统的提示音。</p>

没成想。</p>

这几天经常听到明君点增加的声音。</p>

虽然每次只增加100,但是却极为频繁。</p>

眼不见心不烦。</p>

又听不到周秉正如何偷偷骂他。</p>

李世民只能听到明君点增加的声音,心情非常舒畅。</p>

看来,让明王从长安离开,也并非一件坏事。</p>

若是每天当面挨骂,哪怕再多的明君点,时间久了,莫说是他,即便是古之圣贤也扛不住啊。</p>

“陛下,臣有奏!”</p>

就在这时。</p>

御史大夫马周出列,先将手中的奏疏呈了上来。</p>

同时,他又道:“陛下,这是岭南各地的官员所奏,还有岭南附近接壤之处的官员,都在上奏弹劾明王在岭南为非作歹、惨无人道,甚至还将岭南被残杀的百姓头颅筑为京观。”</p>

听到京观二字,朝堂百官被震惊的无以言表,都以为明王这个疯子胆大包天,可是没想到他竟然敢筑京观。</p>

这是什么残暴之举?</p>

屠夫!</p>

屠夫啊!</p>

在朝堂百官的心目中,即便是敌军也不至于如此对待,更何况还是岭南官员所说的被明王无辜残害的百姓。</p>

这岂止是惨无人道能够形容的?</p>

李世民翻看了一遍弹劾明王的奏疏汇总。</p>

其他人正要一拥而上,请求严惩明王。</p>

尤其是范阳卢氏的官员,更是憋足了劲,争取让周秉正人头落地。</p>

范阳卢氏在岭南之地养匪为患他们并不知晓,只有范阳卢氏极少数人才心知肚明,并且暗中经营此事。</p>

身在朝堂的人,只需要配合范阳卢氏的指令就是。</p>

朝堂之上,大多数时候哪有什么正邪之争,归根结底不过是利益之争罢了。</p>

然而……</p>

御史大夫马周又掏出来一本奏疏,咳嗽一声,道:“陛下,这是岭南刺史以及其他官员为明王请功的奏疏。”</p>

众人听了以后就懵了。</p>

前面刚弹劾。</p>

这会儿又请功。</p>

玩呢?</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