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惊讶的道:“怎么有人弹劾明王,又有人为明王请功。这可真是令朕费解!”</p>
“马爱卿,你身为御史大夫,就将这弹劾和请功的原因先说一遍,好让诸位爱卿分辨一二。”</p>
“臣遵旨!”</p>
马周恭敬的一拱手,朗声道:“弹劾的奏疏,请求陛下严惩明王的原因很简单,明王在岭南下发剿匪令。”</p>
“剿匪之事,本应该福泽百姓。但是,明王的剿匪令太过于荒唐,竟然把土匪的首级明码标价,一颗首级由明王私自奖励十贯钱。”</p>
“百姓愚昧,被明王的剿匪令蛊惑,许多人组织上山,斩杀土匪,割了首级换钱。”</p>
“导致岭南之地血气冲天,恐怕会引起上天降下责罚!”</p>
“此举实在惨无人道,非人所为也!”</p>
嘶——</p>
众人听得心中痛快。</p>
好啊!</p>
明王,你的琉璃厂和水泥厂搞的如火如荼,长安这边已经听说了。</p>
尤其是琉璃如此昂贵,一般人可无福消受。</p>
这次,你死了,琉璃厂可就……</p>
许多人已经开始心中盘算起来。</p>
李世民“嗯”了一声,问道:“为明王请功的官员是什么理由啊?”</p>
马周脸色怪异的道:“岭南的一些官员认为,明王发动剿匪令,而且还大公无私的自己出钱奖励剿匪的军民。”</p>
“令岭南土匪绝迹,也令一些没做什么大恶的土匪下山做良善之民,此乃功德无量之举。”</p>
“虽然手段看似野蛮了一些,但对于作恶多端的土匪,本就不应该心存仁慈之心。”</p>
“岭南百姓苦土匪久矣,他们感念于明王的恩德,请求朝廷奖励明王,不要令为国为民者寒心。”</p>
“朝廷以明王为榜样,也好让天下的官员好好学一学,为民多做好事。”</p>
朝堂一片静谧。</p>
谁也没想到岭南的官员泾渭分明,一方要求严惩明王,另一方却请求奖励明王。</p>
而且,二者言之有物。</p>
“陛下,这些为明王请功的岭南官员,一定是被明王收买了!”</p>
“没错!”</p>
“他们竟然敢欺瞒陛下,此乃欺君之罪也!”</p>
“臣请严惩明王,对于同流合污的岭南官员,以示警告!”</p>
猛然间。</p>
朝堂上一群人开始对明王发动猛烈的攻势。</p>
这些人甚至在大胆猜想。</p>
“臣听说,岭南土匪何其多,明王哪来这么钱奖励剿匪之人?”</p>
“一颗首级十贯,明王此举不是再欺骗善良的岭南百姓,就是所得钱财来历不明!”</p>
“一定是明王在岭南横征暴敛!”</p>
“陛下,苛政猛于虎也!”</p>
“陛下一直以来以休养生息为主,更是轻徭役赋税,可是明样却在岭南如此横征暴敛,其罪当诛啊!”</p>
“臣请诛此逆贼!”</p>
当即。</p>
一片请求诛杀明王的声音。</p>
李世民脸色铁青。</p>
岂有此理!</p>
范阳卢氏你好大的手笔!</p>
是不是以为朕老了,提不动刀了?</p>
竟然敢如此逼迫于朕!</p>
“咳咳咳……”</p>
房玄龄突然间一阵咳嗽,在众人的注视下,出列道:“陛下,老臣以为明王有这么多钱也并不稀奇。”</p>
“据臣听闻,明王竟然会制作琉璃,岭南还成立了琉璃厂。”</p>
“琉璃此物,价值连城。”</p>
“明王通过琉璃获取万贯家财还不是轻而易举?”</p>
话音未落。</p>
有人反驳道:“梁国公此言差矣,明王是有很多价值连城的琉璃,但是听说他的琉璃商队还没出岭南,就被土匪洗劫一空。琉璃没卖出去,明王哪来的钱?”</p>
房玄龄也不生气,好像再自言自语的道:“原来如此啊,明王的琉璃商队被抢了,岭南的土匪好大的胆子啊。”</p>
“这么多琉璃,价值几何?”</p>
“换做老夫也咽不下这口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