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文豪1978 > 第647章 电灯泡

第647章 电灯泡

「行吧,1200万就1200万。」

没拿到理想中的投资,谢靳微微有些失望。

但他也知道,别看他连着两部大投资的电影取得了成功,实际上国内如今敢这么大手笔支持他拍这种大片的投资人屈指可数。

他跟林朝阳认识这么多年,自然是最好能再合作下去。

而且有了《赤壁大战》和《鸦片战争》的累积,谢靳自问在拍摄大片上已经积攒了许多心得,有信心拍好这部《拉贝日记》。

要完投资,谢靳又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林朝阳能担任电影的编剧,林朝阳摇了摇头:

「编剧就算了,我就是偶尔玩玩票。」

林朝阳不愿意操刀剧本,谢靳心里有些没底,他现在已经有点得上「林朝阳依赖症」了。

他劝了几句,见林朝阳不松口,只得把目标放在以前合作过的老搭档身上。

林朝阳听着他的想法,想到他合作的那几位老编剧,创作能力没得说,就是风格太老派了,跟现在的市场环境有点格格不入。

「我给你推荐个人选吧。」

「谁?」

「刘恒。」

「他啊!」

刘恒早年是《燕京文学》的编辑,后创作小说成名,这几年担任编剧的《秋菊打官司》《红玫瑰与白玫瑰》《西楚霸王》等作品水平都相当不错。

林朝阳之所以会推荐他,主要原因是刘恒发挥向来比较稳定,创作风格偏重写实,又极具现代主义,非常擅长塑造人物。

后世他担任编剧的《集结号》,算是国内战争题材电影当中少有的精品。

考虑了片刻,谢靳颌首说道:「行,那听你的,剧本就交给他了。」

见谢靳同意了,林朝阳说:「那我叫他过来,你们俩先聊聊。」

「也好。」

刘恒前几年从《燕京文学》调到了燕京文协,跟李拓一样,成了驻会作家。

林朝阳给他打电话,没联系上,只好给李拓打电话。

「你找刘恒干嘛?」

「有点事,你就说他人在哪吧。

林朝阳笃定李拓肯定知道刘恒的去向,果然,李拓说道:「他最近正闭关呢,要写一部中篇,挺重视的。」

「你去找他一趟,就说我有事找他,让他赶紧过来。」

大热天的被林朝阳派了个活儿,李拓不情不愿,林朝阳说了一句:「晚上请你吃饭。」

他立刻动了起来。

找到刘恒闭关的所在,身上的衬衫都被汗水浸湿了。

今年燕京的夏天气温格外高,每天的气温都在三十六七度,出门一会儿人跟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爬楼梯爬到六楼,呼味带喘的敲响了门。

刘恒一开门,他闯进去就抱怨道:「你瞅瞅你挑的这个地方,上楼一趟满身汗。」

「不爬楼就不出汗了?」

屋里风扇呼呼的吹,刘恒依旧满身大汗。

李拓看着桌上还未收拾的烂摊子,「就吃这个?」

最近刘恒为了创作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借了这间顶楼的房子,一直在这里闭关搞创作,饿了就泡一袋方便面或者煮一袋速冻饺子,两三天也不下一次楼。

「废话。怎么着,你还要请我搓一顿?」

「请就请,走吧!」李拓嚣张道。

刘恒惊讶不已,「真请啊?」

「你以为呢。」

「算了算了,正写得起劲的时候,下回吧。」刘恒忍痛拒绝。

李拓这才说道:「走吧,不是我请客,是朝阳,说找你有事。」

刘恒更加意外,「他找我能有什么事?」

「谁知道?他也不说,反正是好事,至少能蹭顿饭。」

蹭饭自然是玩笑话,但李拓了解林朝阳,找刘恒大概率肯定是好事。

「那走吧。」

李拓有些受伤,「我说请你吃饭你不去,他找你都没说什么事,你这么积极?」

「你请客能着什么好屁?朝阳找我肯定是好事。」

李拓感觉又被捅了一刀。

两人到了小六部口胡同,一听林朝阳是为谢靳的新片请他当编剧,刘恒当时就激动了。

果然是好事!

这几年谢靳「老夫聊发少年狂」,大片一部接一部的拍,风头比陈凯戈、章艺谋他们这些第五代的年轻导演都劲,刘恒巴不得跟他合作一把。

而且这年头作家客串编剧,是难得捞外快的机会。

大家味味的这部长篇可能要一两年的功夫,发表、出版再等个半年一年的也不稀奇,销量不高的话,稿费也就四五千块钱。

写电影剧本就不一样了,慢的话半年,快的话两三个月,首先时间就短。

关键是稿酬丰厚,一般制片厂的项目都是三千块钱打底,要是能跟林氏影业合作一把,电影得了奖或者票房大卖,基本半辈子不愁了。

「有这好事你想着我点儿啊!」

李拓的语气带着些醋意。

「我敢推荐你,人家也敢用才行啊。」

林朝阳的话把李拓打击得够呛,晚上甚至多吃了两碗饭。

吃饭时闲聊,他又问起林朝阳的新书。

「哪儿那么快啊,这回规划的内容有点多,光是大纲和资料就要准备很长时间。」

李拓感叹道:「你还真是要憋个大的啊!」

刘恒说:「这类作品搜集和梳理资料是最麻烦的,写起来反而快。」

林朝阳嫌李拓的话不好听,也说道:「没错。你啊,一看就没写过长篇。」

李拓顿时郁闷起来,写长篇就了不起吗?

「我听说最近《父亲》的小说卖的不错,王府井书店一天卖好几百本。」

「也就燕京周边销量好点,话剧的影响力终究有限。」

「你可够贪心的,这还不满意,你什么时候听说过话剧还能带动原著销量增长的?」

《父亲》的话剧6月在首都剧场首演,轰动燕京城,一票难求,整个北方的报纸、电视媒体都炒得火热,影响力覆盖京津冀地区。

期间甚至有许多外地的文艺青年坐着上百公里的火车进京,彻夜排队买票,

就为了一睹《父亲》的风采。

话剧的巨大影响力,也影响到了《父亲》在京津冀地区的销量,强劲增长了一波。

「对了,后个儿《父亲》封箱的票,你那还有吗?」李拓问林朝阳。

本来按照人艺的演出计划,《父亲》的公演时间是一个月,结果观众们根本不答应。

7月上旬公演要结束那几天,一群观众堵在首都剧场门口要求人艺加演。

人艺冠着「人民」二字,对于观众的意见自然得重视。

既然观众们如此热情,那就加吧。

开始是加了一星期,然后是半个月、一个月除了中间休整了四天时间,两个多月时间里,首都剧场上演了六十多场《父亲》,AB角换了个遍,铁人都快撑不住了。

最后终于确定,在8月22日举行最后一场演出。

「前两天不是给你一张吗?」

「娜斯回来探亲,我带她去看看。」

「我再给你要两张。」

以李拓的人脉,要是一般的演出,根本不需要劳动林朝阳,跟文联的朋友打个招呼就行。

可《父亲》实在是太火了,人艺的领导现在都不好送人情票。

过了两天,林朝阳来到首都剧场观看《父亲》今年的最后一场演出,李拓也带着女儿娜斯来了,跟他打了个招呼。

「林叔叔好!」

打过招呼,娜斯又把她身边的老外男朋友介绍给林朝阳。

娜斯是李拓和张暖心的小女儿,自小成绩优异,先在燕大读的计算机,90年赴美,在艾奥瓦大学读了东亚研究和艺术设计。

受父亲李拓的影响,在美国期间她开始向《世界日报》《国风》等华文刊物投稿。

毕业后就定居在了纽约,目前担任《三联生活周刊》驻纽约记者,还在杂志上开设了《纽约明信片》专栏。

「乔治,这是林叔叔,我们国内很有名的作家,你喜欢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就是他的作品。」

推荐阅读: 第一凤女 我的青梅竟都是游戏BOSS 大不列颠之影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大宣武圣 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 我在现代留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