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朱元璋又问及关于官吏贪腐之事,刘宽觉得既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贪腐本就是一直需要面对的问题,就好像人的身上总会产生污垢一样。
想了想,刘宽道:“太上陛下,臣以为只要国家还是人在治理,就难免会发生贪腐之事。”
“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私欲,而治理一个国家所需要的官吏队伍又相当庞大,官吏多了,自然有难以控制私欲、难以抗拒引诱之人以权谋私、贪赃枉法。”
朱元璋皱眉道,“难道就不能设计一套完美的监督制度出来吗?”
刘宽道,“臣以为,最初再完美的制度,随着其运行,也会逐渐出现漏洞,最终为小人所趁。”
“另外太上陛下或许听过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吏只要起了贪腐之心,总能找到机会。”
“除非像后世一些科幻小说中那样,以超级电脑或者说人工智能来替代官吏治理国家——AI没有感情,便不会因为私欲而贪腐。”
朱元璋听了老眼一亮,“这倒似乎是个可行之法,可惜咱大明无法实现啊。”
说到后一句,朱元璋又露出了遗憾之色。
刘宽道,“其实这也只是后世人的一种设想——也有人说,即便将社会管理就交给AI,可还是会有人利用AI和制度系统的漏洞谋取私利。”
“于是有部份人便认为,只要这个社会还是由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组成,贪腐就永远不可能被彻底消灭。”
“就好像后世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一段对话:年轻侠士见惯了江湖中的尔虞我诈,想要退出江湖;另一人却道: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人就是江湖?
朱元璋听得微愣,随即感慨道:“此话简单却蕴含有大道理呀——人确实无法退出江湖,因为江湖本就是由人构成的。”
刘宽道:“所以,太上陛下即便再厌恶贪官污吏,也只能让朝廷加强对官吏的监督,以及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就将贪官污吏当做人体的污垢,定期清洗便是了。”
朱元璋点点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但他接下来却问了一个更令刘宽头皮发麻的问题。
“刘宽,你说咱大明如今都变成了这样子,以后若再亡国,会是因为什么亡国?大概会在多少年后?”
刘宽苦笑,“太上陛下这可就为难臣了——臣哪儿能预知以后的事?”
“不过如今大明为当世第一强国,其他国家皆难望项背。内部制度也比较健全,只要皇位传续方面不出什么大问题,想来国祚延续个四五百年都不会有问题。”
刘宽这番话其实说得并不真。
即便大明皇位传续不出大问题,可难保随着科技发展,社会不会出现大问题。若朝廷能处理好,倒还好说;可若是处理不好,肯定会受其害。
朱元璋也觉得他这问题不是刘宽所能给出答案的,毕竟刘宽来自另一时空的后世,而非真能预知以后的事。
两人闲聊间,已在大桥上等了会儿,见怪雾迟迟不现,朱元璋估计这回是见不着了。
他望着桥下涛涛江水,一时思绪有点发散,问:“刘宽,你说咱若是生在后世,会是个什么样的人?”
“后世?”刘宽微微讶异,“太上陛下可指的是臣之前所生活的时代?”
“不错。”
刘宽略微沉吟道,“那要看陛下是怎样的出身,又具体出生于哪个时代了。”
“臣来大明时,后世新朝虽然才建国七十多年,但却经历了好几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色,甚至有与之前迥然不同的。”
“基本上,可以说隔上十年,世界便与之前不同,说一声日新月异都不为过。”
朱元璋没想到他随口一问,竟然引出这么个问题,他想了想,问:“咱若是与你是同龄人呢?”
刘宽笑道:“臣在后世被称作九零后,也即是1990年以后出生之人。”
“我们这代人,如果出生在农村,小时候虽不至于挨饿,但小时候想吃顿肉或者别的好的也不是那么容易。”
“具体是三两天吃顿肉,还是七天吃一顿,又或者十天半月吃一顿,就得看各家情况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酸道:“就算十天半月能吃一顿肉,也不能叫不容易吧?”
刘宽笑道,“太上可知臣来大明前什么生活水平?想吃肉的话,就算顿顿吃都可以,至多是能存下的工资少些罢了。”
“至于鸡蛋、牛奶、水果这些,想每天吃也不成问题。甚至每月可以买两件新衣服、新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