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目前有四子、四孙,长孙并非徐辉祖的儿子徐钦,而是次子徐添福的儿子徐茂先。再次是徐增寿的儿子徐景昌,排第四的则是徐膺绪长子徐景衍。
四个孙子中徐达其实最看好长孙徐茂先——其人已七八岁,虽然没表现出什么超于同龄孩童的地方,却也乖巧听话,读书也肯用功。
但爵位嫡长传承不能变,所以,不出意外,魏国公的爵位在徐辉祖之后也只能传给徐钦。
不过,爵位传承规矩虽不能变,可资格却能剥夺。
他在几个儿子的注视下,话语一转道:“但是,这将来继承魏国公爵位之人,代表的是咱徐家的脸面,即便不要求多有能力,但有两点却必须保证。”
“其一,是对大明、对皇室绝对的忠心;其二,则需要遵守法纪,不得仗势欺压良善。”
“若是有违这两点,别说咱家规不容,便是朝廷也将剥夺其爵位,在咱家另寻次序之人继承。”
听到这话,徐辉祖微微皱眉,觉得他该花些心思教育儿子了。
不然将来儿子若因上述两条丢了爵位,就太丢脸了。
此时,徐达也提示道:“辉祖,释迦保(徐钦小名儿)你该好好管教了,要让他成才,别让他将来走上了歪路。”
徐辉祖当即保证道,“儿子回头就好好教训这小子一顿。”
徐达皱眉道,“你也不要无缘无故的教训他,他已经有五六岁,入学开蒙了,可以讲讲道理。”
“是,儿子明白了。”
聊完这些,徐达才道:“再过几年,等你们多生儿子,咱徐家子孙必然更多,因此咱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得定下一些明确的家规,好规训子孙做人、做事。”
“今日找你们来,便是商议此事——对此你们都有什么想法,且说来听听。”
四人面面相觑,没想到徐达竟找他们商量着定家规。
年纪最小的徐膺绪笑着问:“爹,儿子真能参与制定家规?”
徐达一下子就看出了小儿子的心思——若说四个儿子中有哪个略有点不争气,非徐膺绪莫属了。因此他肯定,徐膺绪肯定是想往家规中添加一些有利于其个人的内容。
他于是道,“你们几个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但是否采纳却由咱决定。”
“这样啊。”徐膺绪大失所望。
与此同时,在信国公府中,汤和却是叫来了太医,询问是否有治疗或者说缓解老年痴呆的药方,这一询问,果然如刘宽所讲,是有的。
他当即让太医开了药方。
准备从今天开始,像刘宽所讲的,按时吃饭、休息、吃药、活动——他准备找人来府中说书、唱曲,没事再找人下一下象棋。
···
···
时间一晃便过去了大半年,来到了文隆二年(1396年)七月。
中美洲,湘京(后世墨西哥西北沿海的洛斯莫奇斯)。
这里位于中美洲西北部沿海一处天然港湾附近,有平原、河流,算是一块很不错的垦荒种田之地。
朱柏今年三月中旬带着建藩船队出海,航行了三个多月方来到这块他在美洲地图上选定好的建藩起始地。
所以,如今的襄京还只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营寨,连城池的影子都没有。
这日,朱柏正在巡视垦荒进度,便见幕府参赞华文祥带着几名随从匆匆寻来。
“大王,派去东山部的使团回来了。东山部只愿交易,不愿归附我湘国,甚至在听使团提出归附之事时差点发生冲突。”
东山部是湘京东边二三十里处的一个大部落,因村寨建在一座山丘上,故被湘国这边取名东山部,大概拥有一千多人,算是个相当大的土人部落。
所以,朱柏就想先收伏东山部,然后自然可以令周围其他更小的部落闻声归附。
听闻东山部不愿归附,朱柏倒也不意外,道:“他们不愿归附,是还不了解咱们——就先将他们当做商贸对象吧,待时日稍久,他们了解了咱们,自然会归心。”
华文祥听了无奈道,“大王,只怕不行——此番使团还打听到了一个重要消息。”
“什么消息?”
华文祥道:“这个东山部其实与好几个部落互为联盟,似乎是彼此曾为同源,只不过为了方便生存,才从原来的部落分裂出来。”
“而若论这一片整个部落联盟,怕是其总人数多达数千人,甚至上万人都有可能。”
“如此情况,想让他们自己意识到咱们的强大,进而主动归附,只怕很难呀。”
朱柏闻言皱起眉头。
他之所以来美洲建藩,就是想尝试通过一种更为柔和的方式,让美洲土人归附,或者说践行儒家学说中的仁者王道。
虽然他知道这条路会很难,却也没想到上来就碰到了个硬钉子。
如果不进行战争,那么对比强弱的最好办法,无疑是人口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