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37章 天策上将,暗中风云(二合一求月票

第137章 天策上将,暗中风云(二合一求月票

第137章 天策上将,暗中风云(二合一求月票)

历史果然仍是发生了变化,李世民饶恕了单雄信。

这也能够说明李世民的变化。

他原本的性格便是十分的听劝,如今在拥有了更为坚定的目标之后,这种性格同样也是被无限的放大。

对于李世民的宽容,单雄信极为的感动。

其实正如顾泉所说一般。

单雄信死战也只是为了一个“忠”而已,如今就连王世充都已经投降了,他便更加无需再多想什么了。

作为王世充麾下的大将军,他在军中还是十分有威望的。

在他的帮助以及顾氏的影响之下。

对于洛阳守军的吸纳同样也是十分的顺利。

而李世民接下来的目标,自是要调转兵锋,重归唐土,来解决当下的四方诸侯!

局势彻底大变。

随着这个消息逐渐传开,这对整个天下亦是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影响。

——四海沸腾!

这个结果对于四方诸侯而言,绝对可称之为晴天霹雳!

窦建德被生擒?

王世充投降?

又有谁敢相信这一切?

唐军的实力确实很强,尤其是得陇西之地之后,面对如今的唐军四方诸侯根本就无人敢有必胜之心。

可这可是联兵啊!

就这样败了?

甚至就连两个皇帝都被李世民生擒了?

就连李渊在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随之而来的便是狂喜。

这一仗的意义实在是太大了,他甚至都已经看到了天下共主的位置就摆在他面前了!

朝中的大臣们自然也是无比兴奋。

他们赌赢了!

只要李唐能够彻底扫平天下,那么他们的功劳都将成为家族最为核心的底蕴!

而与他们完全相反,对于四方诸侯而言,哪怕他们心中再怎么不甘心,再怎么不愿意接受现实,如今的局势都不得不逼着他们做出选择。

面对已经开始回援的唐军,他们就根本没有任何能赢的机会!

那可是数十万大军啊!

李世民如今已经完全吸纳王世充与窦建德的兵力,这是他们不可能承受得住的兵力。

其实对于他们所有人而言,现在对付李唐才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因为李唐还没有机会完全吸收一切。

若是他们能够齐心的话,或许还是会有那么一线生机的。

但人这类生物就是如此。

与其是选择去相信那些不一定靠谱的诸侯,与他们进行联合反唐,去夺那一线生机,四方诸侯们更愿意选择留偏安一隅,纵是最后唐军攻来,也不枉享受到的荣华富贵。

这就是人性。

宛若流水一般的大军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李渊自然不会选择追击。

虽然就此时看起来战机已至,但在真正的精锐还未曾赶回之前,此举亦是会冒着极大的风险。

最关键的是,现在对于李渊而言。

他只需要等到李世民赶回来,届时无论是选择先稳固洛阳、河北之地也好,亦或是乘胜追击也罢,都无伤大雅。

李渊又何须冒险?

整个天下的局势可谓是在短短时间之内便发生了巨变。

虎牢一役,恰似上苍执雷霆之笔,彻底做实了一系列关于“天命在李”的谶言。

此次之外百姓们就想不到别的原因了。

若无天命——岂会得顾氏所助?

若无天命——又岂会以这点兵力平定二帝?

各种谣言相继而起。

随着虎牢关一役的消息越传越远,虽然李唐还未曾一统天下,但却已经完全有了大一统王朝的感觉。

尤其是李世民与顾泉两人的声望更是水涨船高。

甚至都已经有了不知道多少的百姓将他们二人称之为“光武皇帝刘秀”与“忠武侯顾啸”的转世了。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李世民终是率军赶回了长安。

李渊给了李世民举行了规格极高的欢迎仪式,甚至就连他自己都亲自去了城外,迎接大获全胜的李世民等人。

此战的功劳太大了。

这一战,甚至都已经有了一战而定天下的感觉。

甚至就连群臣都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的功劳。

接下来的天下,又有谁能挡得住李唐?

这种功劳亘古罕见。

又岂会在反对李渊的这个举动?

而且李渊此举也是在向一众的将士展现着自己的英明。

长安城下。

声声鼓乐之音奏响,在群臣与长安百姓的见证之下,李世民策马刚至长安城前,便连忙下马前去拜见李渊。

“儿臣叩见父皇。”

李世民甚至还要行大礼。

不过李渊却直接将他拦了下来,大笑着道:“我儿此战居功甚伟,乃我大唐功臣,不必如此。”

说着,他看向了李世民身后的众将,脸上笑容更甚,“众将士亦然!”

——举国同庆。

伴随着无数百姓的目光。

李渊拉着李世民的手,带着群臣与众将士缓缓朝着城中而去。

或许真的是因为太过于激动。

在李渊的拉着之下,李世民所处的位置甚至都已经超过了太子李建成,这让后者的表情突然就有些不自然了起来,包括他的一些心腹。

不过这一切都在这举国欢庆的气氛之下被冲散。

庆功宴如期而至。

李渊的不凡之处在这种时候就体现了出来,虽然有不少将领都是在这一战之后才投降了李世民。

但李渊在听到他们的本事之后。

亦是给予了赏赐,甚至还让他们来参加了庆功宴。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收揽人心的手段。

古人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别说如今李渊这种不计前嫌的态度了。

光凭着这一点,便已经让这些人开始感念起了李渊的圣德。

而就在庆功宴开始之前,李世民也是将窦建德与王世充二人给带了过来。

如今的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了半点的意气风发。

相比于昔日身穿龙袍意图纵横天下的样子,如今的二人看上去竟是有些狼狈。

“父皇,此二贼当由父皇亲自处置。”

李世民亦是缓缓起身,走到了二人身前,朝着李渊拱手说道。

——殿内气氛陡然一变。

李渊扫视在场众人,缓缓开口:“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臣谏当诛二贼。”

裴寂立刻起身,走到殿中朝着李渊拱手说道,“若不然——”

“天下人心难安,恐会滋生乱敏。”

他们这些人自是不想留下任何的风险。

虽然王世充窦建德二人已成俘虏,但毕竟再怎么样这两个人昔日都是称霸一方的帝王,在地方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臣附议!”

“臣附议!”

“.”

众臣相继起身。

这可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整个朝堂上下皆是无比的统一。

李渊微微点了点头,旋即又看向了李世民,开口问道:“二郎啊,你意下如何?”

“父皇。”

李世民再次拱了拱手,沉默了一下后这才接着道:“儿以为,父皇若是能宽恕二人,或会让天下人知父皇之宽仁,更能让天下人心向我大唐。”

他其实早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甚至还和顾泉谈过。

李世民原本的想法是放了王世充宰了窦建德。

借王世充立仁;

借窦建德立威;

其实此举同样也是出自各种考虑,王世充为人贪婪,他这种人李世民十分是完全看不上的。

而窦建德则不同,虽然窦建德一直在征召兵马。

但他为人简谱,一直严整军纪,对于顾氏的态度也十分尊崇。

种种举动都让他在河北有了不小的根基。

这种人杀了自是最为合适的。

但顾泉却还是劝住了他,建议他应当借此宣誓李唐仁义之心,来告诉天下人李唐与杨隋的不同。

至于窦建德在河北的根基——

只要顾氏还在,那这一切便不是什么问题。

李世民也曾细细考虑过这个问题,最后也终是确定了答案。

他现在其实已经有了昔年顾琛的那般无敌之心。

那就是被他打败之敌,从此之中便不会在被他当做对手。

这并不是自傲。

而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才能的绝对自信。

话音刚落,顾泉这时也是立刻站了起来,朝着李渊拱了拱手道:“陛下,末将附秦王之议!”

其实顾泉也并不是只想着救窦建德一命。

最主要的还是想要让天下快速一统。

就如同昔年的顾易想法一般,唯有快速打造盛世,才能让顾氏的声望继续再天下人的心中扩散。

他不想在生出什么意外,来影响天下一统的进度。

随着两人相继开口,整个大唐的大半武将都是相继起身附议。

声声喊声回档在整个殿内。

看着这一幕,不少人的表情都变了。

——包括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的声望太高了,高到他不得不敏感起来。

还是那句话,任何人的心态都会随着环境与位置的不同而渐渐发生改变。

昔年的他们还只是兄弟,整个李氏也随时都在面对着亡族的危机。

当时的他能想着让李世民多多保重。

但现在,他似乎已经做不到了。

李渊的表情亦是有些复杂,看着眼前的两人,他沉默了良久旋即这才微微点了点头。

“我儿说的不错。”

“朕,准了。”

或是气氛实在过于诡异。

李渊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无数人表情大变。

支持处死两人的多是支持李建成的,而那些武将都在支持李世民。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李渊竟然应允了李世民的提议,虽然他们都不确定李渊这到底有没有深意,但仍是不由得会让人多想。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传朕旨意。”

“将此二贼流放至蜀地。”

李渊表情丝毫不变,在这愈发诡异的气氛之中为两人做出了最后的宣判。

王世充是真的怕到了极点。

在听到这话时,只感如释重负,整个人几乎瞬间便跪了下去,感恩着李渊的恩德。

而窦建德则不然。

他的表情极为复杂,似乎是因为习惯了这死亡所带来的威胁,此刻的他竟只感觉无比的坦然。

他想起了很多事。

想起了这些年来多次前往巨鹿,到了最后甚至是当面质问顾煜为何不能助他。

毕竟在他眼中,他并不觉着自己比谁差在哪里。

只要他能够一统天下,完全可以如昔年的刘备刘禅等人一般,给与顾氏最绝对的信任。

但顾煜当初却只是跟他说了句:“他并不是这种人。”

当如的他还完全不明白。

但如今,窦建德似乎已经有些明白了。

他确实已经变了太多。

似乎从顾氏第一次拒绝他的时候起,哪怕顾氏当时还没有帮助李唐,他对顾氏便已经有了敌意,只不过是因为局势一直在压制着这股敌意。

但只要天下一统,待局势稳定。

他恐怕第一个要控制的便是顾氏。

唯有那股争霸之心彻底熄灭之后,窦建德才渐渐看清了自己。

但他仍是有些不懂。

难不成这李唐的皇帝就不会变吗?

“顾公,那便且让我看看你所想要的盛世吧。”

伴随着一股股思绪不断闪过,他在心中喃喃道了一句,旋即也是朝着李渊跪了下去。

此事被彻底敲定。

但哪怕是让侍卫再次带走了两人,整个殿内的气氛却也不复当初。

李渊并未去管殿内异样的气氛。

待侍卫将两人拉走,旋即他便高高举起了金樽,大笑着道:“诸位,与朕共饮此樽!”

虽然不少人心中皆是心绪复杂,但欢声笑语亦是重新出现在了这庆功宴上。

一众武将自然是最高兴的。

推荐阅读: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人在现实,超脱彼岸 无限神职 影综魂穿两界当富豪 让你攻略低武世界,西游什么鬼? 咱当官的,养几个妖怎么了? 新白蛇问仙 大宋文豪 督公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