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战国生存指南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果子熟透了

第二百四十八章 果子熟透了

北昌家正值困难之时,一时无法聚集兵力,频频骚扰又难以建功,眼睁睁看着弯津军筑起了一座青灰色的火山灰水泥小城,防御体系越发完备。

因为该城位于鹿铃平原东侧的海边,原野就将它命名为“鹿津港”,也不管鹿铃郡其实已经有一座依河而建的鹿津城,反正他起名能力不强,就这么简简单单给伊势国未来的行政中心命了名。

事已至此,北皛家越发无法下定决心全面进攻了,他们动员了半个月,兵力也就比弯津军多一两千人,军心还相当不稳,强行冲击鹿津防线,伤亡数字只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就算能赢,北皇家八成也要半残,更何况这半个月双方零零碎碎没少交战,以弯津军展现出的战力,越打他们越没把握。

而这时曰本传统的台风季也到了,气温突然下降,降雨频发,一地烂泥,这时段就是原野改主意了,愿意和北昌家堂堂正正一战,八成也会演变成双方在烂泥地里打滚,想一决胜负都难。

局面越发尴尬了,北昌家无力发起全面进攻,没把握一举把弯津冲烂,而弯津因为台风季行船风险猛增,后援接近断绝,更加龟缩不出。

双方接着熬,这一熬又是一个月。

放在中古世代的战争中,一个月的时间其实不算什么,这时代围困坚城往往一围就要半年起步的,但伊势的饥荒越发严重了,交年贡让大批庶民陷入破产境地,而更多的人发现今年不止是田地遭了灾,庶民的另一个重要食物来源--野外的各种干果,今年也非常奇怪的大面积减产,倒是老鼠猛增。

这年头,就连老鼠都开始和人抢吃的了,很多庶民原本还盼着秋天能从野外找点食吃,结果找来找去,发现自己家连冬天都不一定能熬过去了,更别提来年完成

春耕,心情也开始绝望。

北皛家所有人现在都知道该赈灾了,至少也要缓和一下伊势国国内的局势,但知道是一码事,能不能做到又是一码事,该由谁来赈灾呢?

北皛家统一赈灾还是旗下的武士、豪族分别赈灾?

这种要掏真金白银的事,豪族们一般是不乐意配合的,想当年织田信长想在尾张把路修一修搞活一下经济,天天派人催,催了半年都没一个豪族肯配合,全在叫苦叫难。

伊势豪族和尾张豪族比起来,也是半斤八两,让他们痛痛快快掏家底出来根本不可能。

而要北昌家自掏腰包全面赈灾,他们也有点舍不得,把储备全拿出来分给庶民,万一被当地武士、豪族贪了怎么办?

再者说,把粮食都拿去赈灾了,又该怎么支撑和弯津接下来必然会发生的大战?

北皇家也想过购粮应急,毕竟今年他们还是从弯津手里赚到了一些钱的,但“空穗病”波及范围比想象中要大,整个伊势半岛基本全受灾了,粮价在秋收后竟然暴增,还出现了惜售现象,就算高价收购,短时间内也买不到多少粮食。

往年秋收之后,粮价一般也就六七百文一石,但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伊势半岛的粮价已经涨到两贯多钱一石了,甚至近畿一带的粮价也受此影响,价格大面积上浮,就连杂粮价格都很高。

嗯,都是原野造的孽,他高价收购猫头鹰、青蛙,伊势半岛上也有聪明人,又从近畿一带便宜收购了来换弯津人的廉价盐配额,玩起了倒买倒卖的把戏,导致今年近畿一带也发生了大面积减产,只是没伊势半岛这么严重罢了。

再远的话,粮食这种笨重货物,一般也没人敢走陆路运输,不然就是给沿途豪族白送钱,哪怕知道今年运粮去伊势肯定能大赚一笔,但真敢干的也没几个。

推荐阅读: 招黑体质开局修行在废土 没人比我更懂重生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NBA:奇迹缔造者 文豪1983 全能仙医 万仙来朝 大雪满龙刀 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