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文豪1983 > 第43章 是一个编辑,也是一个读者

第43章 是一个编辑,也是一个读者

之所以《塔埔》不太出名,是因为刘振云后来的小说《一地鸡毛》太出名了,更别提之后的一系列电影剧本。

《塔埔》是标标准准的新现实主义小说,也符合余切所倡导的理论——看来,咱新现实社团的左护法已经找到了,就是你啊,振云兄。

“但是,我对写出这个小说一直有疑虑……”刘振云说。

“你疑虑什么呢?”

“我感觉这个小说的故事发展,和你的《高考1977》太像了,你看啊,我也是写几个年轻人,你也是……你是发生在1977,我发生在1978……”

刘振云越说越沮丧,他此时才意识到,“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觉得,我好像活在你的阴影当中。”

余切写的《高考1977》原本是一部电影剧本,肯定晚于《塔埔》,到底谁抄谁还讲不清楚,很难说有没有参考到刘振云的《塔埔》。

因为刘振云以后成为了国内最好的几个电影编剧之一。

而刘振云现在说“仿佛活在余切的阴影中”,当然是令余切十分难绷甚至于难堪了,但是余切大度的“原谅”了,“师兄,你要写就写吧,这是你自己的经历,怎么能说抄的人家。”

刘振云觉得这个余切真是太好了。

另一边,骆一禾打听余切有没有什么新作品。

众所周知啊,余切弄了个社团之后,固定每周会来一两次,和大家一次讨论文学。余切总是找得到话说。

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作家,当他在大说特说的时候,往往他心里边儿已经有了新的创作构思,否则不会这么笃定。

譬如,海子今天和余切遇见了,表现得有些怯场,没聊出什么深的东西。

因为海子不仅没写出代表作,甚至连代表作的胚胎都没想到,拿什么和人聊得深。

于是,当骆一禾问到余切本人的时候,余切直接承认了:“我确实有个新想法。”

“我能问一下,是什么方面吗?”骆一禾道。

余切抛出了他之前在西语系听说的故事,以及自己知道的历史大事件:

燕大的西语系,在77年重新组织高考以后,是最早一批恢复教育、并派出留学生的院系。

众所周知,78年最大的事儿确实是全会。但是在12月全会召开之前,扩大派遣留学生这一决策已经作出。

在当年的7月份,总统卡特的亲信正在中国私密访问,忽然被问及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立刻不顾外交礼仪,打了个电话给总统卡特。

总统卡特惊醒了,而接下来的消息更让他震撼,“中国想派一批留学生到美国,问我们能不能派5000人?”

卡特想了想,说:“他们可以派10万人来。”

结果当然没有十万人啊,但是第一年就有七八百人了。

所以在79年,乔公访美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国内的留学生到机场迎接,并参加卡特举行的欢迎仪式。

他们确实该感谢乔公,因为在78年之前的十年,全国仅向21个国家派出337名留学生,这是改变了他们命运的一个电话。

(本章完)

推荐阅读: NBA:奇迹缔造者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没人比我更懂重生 招黑体质开局修行在废土 战国生存指南 星际大佬她又美又飒 恶毒雌性,开局就送五个兽夫 从随心所欲开始神豪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