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夜里去找丈母娘多少有些不太合适,只是一来二去也便习惯了。
洛玉衡的院子里还在亮着烛光,似是因为白日忙活了太长时间的缘故,现在洛玉衡还没有休息,只是在客厅里喝着白粥,脸上能非常清楚的看到疲惫带来的憔悴。
女婿要去新后县上任,很多事情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自家女婿虽聪慧,却是个没什么心眼的实诚人,各方面的事情自然要她这个当娘的来操持。
又因着这一场大暴雨,松州府也遭了灾。
州府范围内,宁平县算是影响较小的地方。
可以想象,只怕要不了多长时间大量灾民就会向宁平涌来,这些灾民自是不能不管不问的。
身边伺候的人,倒是从张妍换成了李清月。
听到脚步声,洛玉衡便抬起了头,当发现来人是宋言的时候,纵使极为疲倦眼神中还是流露出丝丝温柔:“是言儿啊,这么晚了来找娘,又有什么事儿?”
“娘该早点休息的。”宋言吐了口气,在洛玉衡对面坐下,手中的那一叠文稿也放在了桌子上面。
洛玉衡便放下了碗筷,她知道宋言每次拿出来的东西都是非同一般。
本以为可能又是某些东西的配方,图纸之类,毕竟宋言与格物一道当真是颇为擅长,只是拿起来一看才发现居然是一篇有关治水,赈灾和防疫的章程。
治水,赈灾和防疫这种事情和诗词歌赋不一样,诗词歌赋讲究的是灵感,或许即便是人生经历尚未达到,偶尔灵光一闪,或许也能写出相当不错的诗词。
可治水,赈灾,防疫这些,靠的就是经验……一条条人命堆砌出来的经验。
便是洛玉衡宠爱这个女婿,却也不觉得宋言这次拿出来的章程能有多少价值,难道还能比宁国一百多年来总结出来的方略更有用不成?
这样想着,洛玉衡还是仔细看了起来,无论怎样能有这一份心已经是相当不错,只是看着看着洛玉衡脸色就变了,变的越来越认真,越来越严肃,便是阅读的速度也变的越来越慢,偶尔还小声的向宋言询问着什么。
李清月有些诧异的看了看宋言,长公主殿下这般认真的模样当真是相当少见。
也不知过了多久总算阅读一遍,然后又针对明日粥场施粥的事情仔细商议了一番。
这一次,宋言在洛玉衡这边待的时间更久。
直至月上柳梢头,宋言这才伸着懒腰,自别院中离开。
“长公主殿下,姑爷做出的这赈灾防疫的章程,很厉害吗?”李清月忍不住好奇,小声问道。刚刚她在旁边听了一些,却是有些糊里糊涂的没能听懂。
洛玉衡吐了口气,扬了扬手里的文稿:
“若治水,可省银百万。”
“若赈灾,可减粮两成。”
“若防疫,可活人无数。”
“去吧,让人誊抄几份,给天枢天权送一份,另外往松州府送一份,再往东陵送一份。”
省银百万?
活人无数?
看着手里的文稿,李清月心中不由狐疑,真有这么厉害吗?
虽然不懂,但既然是长公主殿下安排的,那自然是要去完成的。
唇瓣之间哼着稍稍有些走调的歌谣,李清月便往书房走去,走到一半的时候,耳畔忽然间便听到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
大半夜的,四下一片寂静,这声音便显得格外明显。
心头狐疑,李清月便提着手里的灯笼,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