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熟,孝经1通2,如六经3,始4可读。
注释
1孝经:孔子所作,以明孝道之书,共十八章。2通:贯通。3六经:指诗经尚书周礼易经乐经春秋。4始:才。
译文
“四书”熟悉通晓,孝经融会贯通,那么就可以学习儒家的“六经”了。
解读
读书从浅显易懂的开始,奠定求学求知、为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研习更深奥的知识。
诗书易,礼春秋,号1六经,当2讲求。
注释
1号:号称。2当:应当。
译文
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经称“六经”,应当讲习探求。
解读
也有三字经版本此句为:“诗书易,礼春秋,乐经亡,余可求。”此处选用通行版。
有连山1,有归藏2,有周易3,三易详4。
注释
1连山:书名,相传为伏羲氏作,又称连山易。2归藏:书名,相传为黄帝作,又称归藏易。3周易:书名,周文王、周公、孔子作。4详:详尽,知道。
译文
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也叫“易经”,用“卦”的形式来解释宇宙间人事万物变化的道理。
解读
易经虽是我国古人占卜用书,但它阐述了像阴阳消长、物极必反的道理,具有深奥的哲学思想。
有典1谟2,有训3诰4,有誓5命,书之奥。
注释
1典:典章制度。2谟:大臣向皇帝陈述良谋建言献策的事迹和言辞。3训:劝诫训导帝王的言辞。4诰gào:晓谕民众百官的政令通告。5誓:出师告诫将士的言辞。
译文
尚书的内容分六个部分:典是立国的章法原则;谟记录治国的谋略计划;训即大臣劝诫的言辞;诰即国君的政令通告;誓为起兵的出师文告;命为国君的命令,文字深奥难懂。
解读
尚书是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类似于现在国家政府的相关档案,若加以研读,可增加我们对当时社会情况的了解。
我周公1,作周礼2,箸3六官4,存治体。
注释
1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2周礼:书名,周公著。3箸:同著。4六官:周礼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部分。
译文
周公著作周礼,书中记载当时六官的官制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解读
周公是周文王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的。周武王死后,周公帮助周成王辅佐朝政,建立典章制度,由于他的贤能把国家治理得国富民强,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
大小戴1,注礼记2,述圣言,礼乐备3。
注释
1大小戴:指西汉经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2礼记: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汇编,由戴德辑录的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后戴圣加以删减,编成小戴礼记四十九篇,即礼记。3备:齐全,详尽。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