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天降大任(求月票)
寂静许久,大堂内才响起纸人张不太确定的低声细语:“绛、绛宫雷?”
王文轻笑道:“到底还是张家族长老成持重。”
他的话,有些不客气。
就好像,你称赞别人手艺不错。
别人却回应,你也挺知情识趣。
纸人张听后,心头多少都有些不舒服,但他张了张口,却又闭上了,只是遥遥抱拳,示意他对王文没有敌意。
王文微微点头,示意些许小事,不必紧张。
稳坐钓鱼台的淡定姿态,仿佛他才是这座大堂的主人。
赵志凌见状,心头就很难受了,有种自己苦心孤诣营造许久的优势,却被王文随手一击轰了个粉碎的无力、恼怒之感。
讲句真心话,他对王文真称不上敌意或恶意。
只不过,他毕竟才是这座衙门的堂官,并且他也的的确确尽职尽责的当好了这个堂官,他当然希望自己手下的属官,能像其他衙门的属官对堂官那样恭顺一些、尊敬一些。
他的想法,半点毛病都没有。
而王文对赵志凌其实也没有什么敌意或恶意……当然,也谈不上什么敬意。
所以,他选择用最简洁、最省力的方式,跳过人情世故这一环,节省下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避免让不重要的人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浮云。
“既然大家聊够了……”
又一阵寂静之后,王文终于开口:“那我们就来谈点正事儿吧!”
他正了正坐姿,大堂内的其余人也下意识跟着挺直背脊,一脸正色。
王文望向赵志凌:“赵大人,江南十府有何进展?”
赵志凌心头略微一松,正色道:“据江南两道镇魔司月前之行文,十府瘴气凝结、煞气冲霄,白昼遮天蔽日,恐生大患,不过京城镇魔司已派遣诸多高人奔赴十府,民间佛道两家诸多高人也齐聚江南两道,想必情势已有所缓解……”
王文听后,止水般的心境生出些许涟漪。
他心头还有一个更想问的问题。
但听完赵志凌的回复之后,他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了。
早前他听过混坤师兄的推测后,对此事就已经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
但他真没想到,朝廷似乎连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的过场都没走……
或许朝廷有朝廷的难处,比如佛门那阴险诡谲的暗算手段,再比如灵气复苏后佛门人多势大。
再比如朝廷也不是不想处理佛门,只是时机不对、时候未到……
但他依然觉得不爽,很不爽!
满心都是,他们这些底下人在前边和佛门打生打死、死无全尸,上边人却在和佛门吃吃饭、跳跳舞,杯酒解怨仇的被出卖、被背叛的强烈愤怒!
黄山大决战,战死的各路人马之英魂,是他亲手收容的,死了多少好儿郎,别人不知道,他难道还不清楚吗?
连他带去黄山的那一百骑,都只回来了不到七十骑……
他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当然,他有自知之明,他明白他王文只是个莽夫、匹夫,小人物、小角色,他思想狭隘、目光短浅……
上边那些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大老爷们,怎么会在乎他这种人的想法,在乎他这种人的感受呢?
他都明白的……
所以,既然他们都不在乎他这种人的感受,他王文又凭什么去理解他们的难处?
王文一言不发的阴沉着脸,眼神不住的变幻,时而暴烈、时而阴鸷。
大堂内的气压,也随之变得仿佛山雨欲来般压抑,其余人看着他激烈的眼神,连大气都不敢出。
可最终,他心中所有激烈的情绪也只化作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自嘲的暗想道:‘皇帝不急太监急……’
他当然可以不在乎朝廷的做法,单身独骑去找佛门讨个公道。
可他这么做,朝廷里那些既得利益者,还不得睡着了都笑醒?
凭什么?
最惨烈的双输,也好过单赢!
“我得去一趟那十府!”
王文意兴阑珊的轻声说道:“我师兄他们还在等我过去,衙门这边你们当我是休假也好、旷工也罢,实在不高兴算我辞职都行,我都没意见。”
佛门那摊子破事,他不想掺和了。
但江南十府,他还是想去瞧瞧,补充些功绩点。
眼下镇魔司这边没啥指望了,带徐二狗他们去又是累赘,所以他决定单人独骑走一趟……
“你这还未饮酒,怎地说起醉话了?你要去那十府,本官给你一道文书,你自去便是!”
赵志凌面沉似水的抚须道:“提什么辞官?你当本官这都镇魔司是何迎来送往之地?你王文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程先也接口道:“是啊二虎,你有何困难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便是,有道是一人计长、两人计短,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王文干巴巴的笑了笑:“大人若肯予下官南下文书,下官感激不尽!”
他不提他为何想要辞官。
但在座的,哪个不是人精,多少都能猜到他为何想要辞官。
赵志凌扶着清须沉吟了几息,开口道:“二虎,方才便听你提起茅山上清派,此刻你又提起你师兄,你这是……出家了。”
王文含含糊糊的回应道:“算不得出家,顶多也就是个火居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