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虎贲郎 > 第78章 屠龙术?皇帝竟然会屠龙术?!

第78章 屠龙术?皇帝竟然会屠龙术?!

第78章 屠龙术?皇帝竟然会屠龙术?!

“藩王分封制度是个好制度,咱不能废除。

而你,也是个有大才之人,咱万不得已不忍心杀害。

你觉得二者难以两全,是因为你没有想到两全之之法。

谁说分封藩王,就必须要将藩王分封于我大明境内了?

今后,咱也可以把咱的儿子们,还有咱的孙子们,给分封到我大明之外的地方去嘛。”

朱元璋望着道衍,说出了他的解决之法。

对于藩王存在的危害,他在上辈子的时候,其实已经预料到了一些,尤其是在标儿去世之后。

但标儿去世太过于突然了,他那时的年纪又太大了,朱允炆这畜生的年龄又太小。

先前所有布置都是围绕标儿做的,朱允炆这狗东西根本就把控不住,很多都需要进行紧急更改。

尤其是那众多的骄兵悍将,朱允炆根本就压不住。

借助蓝玉案进行了一番大清洗之后,已经没有办法再接着对兵马下手,更没有办法对领兵的藩王下手。

因为,自己只是怕朱允炆压不住军中刺头,为了大明江山不得已而进行了一番必要的清洗,并不是真的将这支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无敌之师,给彻底毁掉。

在那个时候,要是再强行动藩王的军权,真的会出大问题。

所以自己通过其余的一些办法,尽可能的进行了一些不伤及根本的制约。

后面的事情,证明自己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不论是老四之后,众多宗室被当猪养,还是说每年供养宗室的惊人开支,对于在现代时第一次看到这些消息的朱元璋而言,都是极其震撼,继而又痛心疾首的。

上辈子的时候,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到了后来,他的子孙居然能有那么多!

而在知道了这些后,他很长时间都在考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非常好的解决这件事情。

最简单的做法,自然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废除掉藩王分封制度。

但朱元璋却不想这般做。

如此做,对于自己的其余儿孙,又何其不公?

自己当了皇帝,长子长孙这些在今后当皇帝,其余子孙就得被当猪养吗?

关键是,真的当猪养,到了后面数量一旦庞大起来之后,国家财政根本就供养不起。

以至于许许多多的子孙后代,也过的极其凄惨。

好在现代信息发达,视野更是前所未有的开阔。

结合着种种,朱元璋还真就想到了一个,在他看来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他与道衍所说的,藩王外封。

朱元璋永远忘不掉,第一次在现代看到世界地图时的强烈震撼。

原来,在大明,在华夏之外,还有着极其广阔的世界!

原来,真的算起来的话,大明也只是世界的一隅而已。

外面极其广阔的土地,也并非都是蛮荒之所。

很多都是极其富裕的。

当然,就目前而言,许许多多的地方,和大明比起来,论起文明和财富,也确实能称得上一声蛮荒。

但朱元璋却已不再嫌弃,反而觉得这些蛮荒之地,处处都冒着灿灿的金光!

因为,除了文明之外,那些地方金银宝石,铜铁等诸多矿产,诸多的物种,乃至于生活在那里的人,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运用的好了,都能给大明带来无限的可能。

后来那些不曾被自己看到眼里,且被只会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给打成惊弓之鸟,称他们为上帝之鞭的地方。

之所以能够有那么快的发展,在后来一举超越华夏。

他们所谓的地理大发现,以及接下来进行的殖民掠夺,还有殖民统治,让他们从海外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完成了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在其中取得了极其重要、乃至于是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等情况下,朱元璋又焉能再轻视海外?

而大明又不可能,真的将全球都纳入到大明的直接统治之中。

那么在这等情况下,把自己的儿子们给分封出去,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是符合自己大明国情的政策。

既可以解决藩王内封所引发的,种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又可以配合着今后自己所推动的海外政策,成为大明走出去,并给全球带去华夏之光的一大组成部分。

不仅是自己儿子,今后真的开始推行了之后,朱元璋还准备将之行成定制。

朱家子孙,需在外封王。

至于一些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或者是不愿意离开大明这个安乐窝,到海外去拼搏的子孙,一律不得实封。

也就是只有一个王爷的名头,却没有相应的权力,就更加不要说是三护卫和封地了。

今后在实际运行之中,虽然还会出现各种问题,但在整体上,却是可以的。

至少要比原来的分封,好上太多。

也正是因为早就提前想到了这个做法,朱元璋今日见道衍之后,才会一步步把道衍往这上面引。

最终把道衍彻底逼到墙角,然后再把这个办法说出来,猛插道衍一刀,准备把道衍的道心给干破碎。

道衍这家伙,一直想着等天下大乱,他好辅佐人造反。

就今日之所见,以及通过史书对他的的了解,想要让这个聪明人抛掉造反的执念,为自己所用,是非常困难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断绝他最后的希望,将他的执念打的粉碎。

如此,才能破而后立,放下执念,重获新生,把他的聪明才智,给用到大明的建设中来。

为大明发光发热。

而方才一直说不可能,目光坚决的看着朱元璋,绝对不相信朱元璋能想出别的好主意的道衍,此时却直接呆愣住了。

竟是比不久的之前,朱元璋望着他,直接说破他心中埋藏最深的,想要伺机造反的秘密,还要更加的震撼,更加的不堪!

武英殿内,随着朱元璋声音的落下,陷入到了死一般的沉寂里。

望着那直接变成了木偶一般的道衍,朱元璋心中升起了一抹自得,道衍这种聪明人又能如何?

面对自己这种从现代归来的留学生,依旧不是对手。

话说,或许和上辈子因为半路才开始接触书本,开始学习,在真正的读书人,尤其是有本事的读书人面前时,总会不自觉的产生一些自卑有关。

朱元璋如今留学归来,也比较喜欢看这些读书的聪明人,被自己凭借着带回来的东西,给惊得目瞪口呆的模样。

只能说,这属于一点人之常情的恶趣味了。

武英殿内的安静,一直持续了很久。

不知何时,道衍才算是逐渐的回过神来。

说是回过神来,其实神情还有着诸多恍惚。

望着那已经,不知道低头批改了多久奏章的皇帝,脸上眼中尽皆震动,乃至于是有些骇然了。

一个人究竟是需要聪明到什么程度,才能想到这等办法?

这等在自己看来,根本就是无解的死局,竟然就这样,被皇帝轻飘飘的一句话给破开了?

这……这还是人吗?

以往,道衍一直觉得刘伯温是天下第一等的聪明人,他只和刘基差了一点点的身位。

但现在,他才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自己小觑了天下英雄,更加小看了这个取得天下的雄主!

这才是天下间第一等的聪明人!

可惜在此之前,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自命不凡的人,都还看不上这位雄主。

觉得朱皇帝哪怕取得了皇位,成了皇帝,坐了天下,却也依旧难掩他放牛娃的出身。

觉得在学问,在见识,在治理国家等诸多方面,皇帝是远远比不上自己等人的。

此时真的和皇帝相见,从皇帝口中听到这些之后,才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和皇帝之间的差距。

才能越发清楚的认识到,高启之前汇集那么多人,上蹿下跳,各种对朝政指指点点,冷嘲热讽,自以为是的指点江山,有多么的无知,可笑,像是一只猴子一样。

也越发觉得高启死的不冤!

“陛下,小僧服了,这世上竟真的有这等办法,是小僧之前坐井观天了。”

如此神色复杂的站在这里好一会儿,道衍突然对着朱元璋行礼,说出这话来。

只是,在说这话时,他满心满口都是苦涩。

因为这代表着,他这么多年的坚持,一朝之间轰然崩塌!

代表着他执念的破碎。

皇帝将他最后的一丝念想,也彻底的给斩断了,断的是那般彻底,不留丝毫余地。

此情此景下,他的心里又岂能好受?

朱元璋闻言放下朱笔,抬起头来,看着那如同霜打的茄子一样道衍,开口正色相询:

“辅佐人造反的事,这辈子你是没指望了。

如何?可愿意入朝为官,在这广阔天地上,好好施为一番?”

道衍闻言没有立刻回答,沉默了一会儿后,竟是再度出人预料的摇头拒绝。

“可是因为学了屠龙术,却没有办法屠龙,觉得异常遗憾,心中不甘?”

道衍神色一怔,先是摇头,复又点头。

“心中确实不甘,陛下收拾河山着实太快了,等小僧学成出山,陛下您已经问鼎天下。

没有了小僧的用武之地。

否则陛下的开国功臣里,须得有小僧一席之地。

但小僧学的不是屠龙术,只是扶龙术。

屠龙术过于神秘,一直都处于传说之中,只闻其名,却不知其实……”

“这屠龙术咱倒是知道。”

朱元璋话一开口,道衍再度怔住,继而猛地抬头,三角眼直勾勾望着朱元璋,似要冒出光来!

他听到了什么?

屠龙术?

居然是屠龙术?!

皇帝说他居然知道屠龙术?!

原本因为朱元璋说出藩王外封,而断绝了几十年的念想,一时间道心崩碎,只觉心灰意懒,索然无味的道衍,这个时候瞬间就支棱起来了!

且不顾仪态的这般直勾勾看着皇帝。

真不怪他有这般的反应,实在是从朱元璋口中说出来的屠龙术三个字,对他的冲击太大了。

想他道衍为何在天下平定的年月里,还要一直坚持理想,想要抓住机会,辅佐人造反,再来个改朝换代?

不就是因为学了一身的扶龙术,没有了用武之地,觉得异常遗憾吗?

而屠龙术又是不知道比他所学的扶龙术,高了多少的学问。

就连他那神秘莫测的老师,对于屠龙术,也仅仅只知道一个名字而已。

并且还说过,很有可能屠龙术本身就只有一个名字而已,属于不可能存在人世间的学问。

道衍学成出师,这些年来见识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多,也不止一次的琢磨过屠龙术。

却是越琢磨,越觉得自己老师说的很对,这屠龙术应该就只有一个名字而已,人间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学问。

推荐阅读: 位面游戏副本 重生追爱豆 鬼帝宠妻:专业打脸女王 绝宠佣兵狂后 重生之后娘难为 龙魂战尊 宅宁春 无尽全面战争 最强位面路人 女神的天命相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