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孝之人
;;赵安专门来找老吴可不是拿人开涮的,更不是过来讨教什么经典的,而是真心想帮对方去京里做官。
;;因为他想做天使投资人。
;;先前饭馆掌柜说的一件事让他上了心。
;;就是这吴老头想在吏部谋个实缺肯定不可能了,但老头却能到国子监教书。
;;这个安排其实是清廷对进士出身的候补官员的特殊“关照”。
;;没办法,官太多,补不过来,尤其每年还有大捐、小捐要往外发售,排队等着候补上任的官员能从吏部大门排到永定门去。
;;进士出身的正途候补官员又不能和异途杂捐出身的同等对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廷就规定进士如果愿意投身教育行业,那么就不需要候补期,只要向吏部申请就能随时外放教职。
;;有品级,有俸禄,就是没实权。
;;外放的主要单位便是国子监。
;;很少有外放到府学的,毕竟进士嘛,怎么也不可能跟举人一个待遇。
;;除非本人特别提出。
;;国子监是什么?
;;帝国的最高学府。
;;去这地方教书等于大学教授。
;;只是选择了教职,仕途发展就有限了,教书的再怎么样也不能跟实缺官比的。
;;因此大部分选择去国子监教书的都是上了年纪实在等不起的老进士,四十岁以下的绝不会走这条路。
;;国子监的主要负责官员却有很大机率调到翰林院任侍读学士,表现好的话有望成为内阁学士,再进一步就是六部堂官乃至军机大臣了。
;;赵安本人是不可能到国子监任职的,因为他文化水平太有限,纵是他才腹八斗,一个例监出身也限死了他。
;;但他不能去,老吴头能去啊!
;;只要替对方在吏部交二百两“报名费”就能立即去国子监上班。
;;当然,赵安不是白帮老吴头的,他有自己的小九九。
;;乾隆都八十岁了,没记错的话老小子说当皇帝不能超过他爷爷康熙,今年又是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说老小子还能再干五年皇帝,届时就得让位给嘉庆当太上皇了。
;;五年之后,大清朝就要有两个太阳了!
;;天无二日可不是说说的。
;;是捧老太阳的臭脚,还是抱新太阳的大腿,想来聪明人都知道怎么做。
;;现在,赵安必须把老吴头劝回京先当个大学教授。
;;因为,这是计划的第一步。
;;也是他给自己未来仕途上的一道保险。
;;“若大人想当官的话,我可以借大人钱,不过大人放心,学生绝不要大人一分利息!”
;;赵安坐在那里很认真的看着对面的老吴头。
;;老吴头能让他进来坐,说明老小子内心并不像饭馆掌柜说的死透了,实际还是想做官。
;;“老夫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何这般好心要帮我?”
;;老吴头人倒霉归倒霉,对陌生人还是具备基本警惕心的,不相信天上会轻易掉馅饼。
;;“因为我相信大人将来一定对学生有所帮助。”
;;赵安说的非常坦诚,在他看来利益交换才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最重要前提。
;;“老夫能帮你?”
;;老吴头听了这话有点莫名其妙,自嘲一笑:“纵是你肯借老夫银子,老夫也没法补实缺,如何帮你?”
;;赵安轻声笑道:“补不上实缺不要紧,大人不是可以去国子监教书么?”
;;一听这个,老吴头就来了气:“有什么好教的,老夫堂堂两榜进士去给人教书成何体统!”
;;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赵安只能做思想工作了,轻声道:“大人可知当今圣上已经八十岁?”
;;老吴头想也不想:“这是我朝大事,也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老夫如何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