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千正兵之外,营中还留了五百人作为辅兵。</p>
其余的全部遣散回乡。</p>
留下的五百辅兵,通通归到狗子名下。</p>
他们其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辅兵,而是更像民夫。</p>
主要负责的,是营中洒扫、维护、采买、伙食等一应后勤。</p>
若是将来出征,他们也要帮忙运送物资。</p>
如此,三千正兵才没了后顾之忧。</p>
经过一个月的筛选,和末位淘汰的压力。</p>
留下的正兵都是极为听话,并且能在教导下,分清左右的人。</p>
所以,除了日常体能和军姿之外。</p>
又准备加入队列训练。</p>
猛子按照冯一博的章程。</p>
先把每十人编为一个小队,有一正一副两个队长。</p>
十人每日同吃同住,培养默契。</p>
每三个小队编为一排,由一名庄丁充为排长。</p>
排长主要负责的,就是带领他们练习队列。</p>
后续还会带着他们演练鸳鸯阵。</p>
冯一博一直深信:</p>
大领导管事,小领导管人。</p>
而他,就是新军的最高领导。</p>
当然不用事事亲为。</p>
只要制定好规矩,并由放心的人严格执行就好。</p>
所以练兵的事,冯一博全都交给了猛子。</p>
该教的,他早就教了。</p>
就算他亲力亲为,也无法做到更好。</p>
还不如在军中保留一丝神秘感。</p>
每次他在军中巡视的时候,士兵见到他都会全身一紧。</p>
这才是领导该有的风范。</p>
若是每个士兵都和他嘻嘻哈哈,那能带好兵才怪。</p>
又不是义气干云的匪帮。</p>
这一日,冯一博正准备去</p>
了解一下正兵的训练情况。</p>
营门执勤小队的队长,进来找了他的排长。</p>
排长又过来禀告冯一博。</p>
“大人,有两人自称是您的同窗,来这里拜访。”</p>
本来大家伙都要称呼他为大帅的。</p>
自成一军就可以称为大帅。</p>
但冯一博拒绝了。</p>
大帅这个称呼过于拉风,将军又不合他的身份。</p>
最后还是让他们喊一声大人就算了。</p>
“哦?”</p>
冯一博闻言没有太过惊讶。</p>
甚至还露出一丝笑容。</p>
因为他已经猜到是谁了。</p>
等他到营门处迎接,就看见为首两人皆是一身常服。</p>
其中一个正是他的好友周俊。</p>
周俊当初并没有选中庶吉士。</p>
他是二甲最后一名,馆选的成绩也很一般。</p>
就被外放做了知县。</p>
而他外放的地方,正是紧邻象山的台州府宁海县。</p>
“见过二位兄长!”</p>
冯一博遥遥施礼,又高声道:</p>
“这不是周太爷吗?怎么赏光来了这穷乡僻壤?”</p>
周俊闻声转头,高呼着回应:</p>
“一博你可真不讲究啊!到了象山,也不说多走两步,去宁海拜见为兄。”</p>
冯一博这时已经走近,口中还道:</p>
“博彦兄可冤枉我了,正想这边步入正轨,再去拜访你们呢!”</p>
这时另一人拱手,笑吟吟道:</p>
“一博你不拜访博彦就算了,也不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p>
“哈哈!这话没错!”</p>
周俊闻言大笑,指着冯一博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