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人是许苏伦的堂叔,本来是许苏伦请来准备等许知意败诉用家法驱逐许知意的。</p>
现在他觉得许苏伦更没脸。</p>
他站起来一甩袖子,“丢脸,丢脸啊,这都什么事啊,往后你别说自己姓许。”</p>
自然骂的是许苏伦。</p>
然后拂袖而去。</p>
许苏伦:“……”</p>
大家指责着,笑话着,这还不算,王朝然带人去清点许知意抢回来的嫁妆,清点一下发现都是崔氏的。</p>
自然要把这些判给许知意。</p>
就连许仙儿头上的头面都要摘下来入库。</p>
“永宁侯,这里的嫁妆才三十万两,还缺一百七十万两,本官限你十天之内给秦王妃补上。”</p>
所以,那三十万两没有许苏伦的份,他还要还上他扣下来的剩余的钱。</p>
怎么会这样?</p>
到手的鸭子怎么会飞了?</p>
许苏伦难以置信地看着许知意,“你,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这黄册是假的!”</p>
呵呵!</p>
黄册是假的?</p>
那皇帝就是假的了。</p>
黄册是立国根本。</p>
黄册是帝国所有文件的底根,一共两份。</p>
一份在所属衙门,一份会随着船只,每年送到金陵玄武湖的岛屿上封存。</p>
比如说户贴,一家五口人记录在黄册上,过后有人为了逃税想去掉一口入,这是很难的,因为只要去玄武湖查之前的黄册就知道被人改动了。</p>
这是太祖发明的一套户贴管理政策。</p>
防止作弊的。</p>
意思就是你怀疑礼部的是假的,没关系,玄武湖上还有一份。</p>
官员会帮你对的,一看就知道是不是假的。</p>
所以没人敢怀疑黄册是假的。</p>
因为结果会更难看。</p>
许知意看着永宁侯道:“其实,我母亲的嫁妆是一式五份。”</p>
“媒人一份,母亲一份,侯爷一份,崔家一份,还有一份在礼部。”</p>
“当年母亲和父亲拿婚书的时候,祖父特意放在礼部的黄册中一份,到底是多少嫁妆,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的。”</p>
祖父又不傻,二百多万两的嫁妆,怎么会随随便便就拿过来?</p>
当然要找个安全的地方备案啊。</p>
“侯爷若是觉得黄册有假,我们可以申请看玄武湖上的那一份原件。”</p>
许苏伦:“……”</p>
…………</p>
“真是岂有此理。”许仙儿败诉,脸面丢光,但是真正难受的人是许苏伦。</p>
他策划了五年,忍了十六年。</p>
原以为大功告成了,最后竟然功亏一篑。</p>
“许知意这个不孝女。”许苏伦回去把屋子里的东西全都砸了。</p>
虽然不及崔氏嫁妆值钱,可也是古董瓷器啊。</p>
孟氏心疼得不得了。</p>
不让许苏伦砸,她哭道:“别人在暗我们在明,当然算计不过人家,侯爷,人家根本就没想过把你当丈夫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