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太阳落山的余晖,马科带着一队百十人的家丁走进了红娘子部的军营。</p>
要说在他人军营中饮宴,马科心中没有一点警惕绝对是假的。</p>
但他并非多疑之人。</p>
他已归降大顺,而今又立下大功,手下还有近两万将士。</p>
且李岩、红娘子在闯军中多有良善之名。</p>
眼下大顺又正是用人之际。</p>
他真不觉得自己这趟赴宴会有危险除非李岩、红娘子脑子抽了。</p>
走入军营,他与身边亲信副将注意观察,只见红娘子营中一派生活气息,将士们该干啥的干啥,并无任何异样,便彻底放下心来。</p>
待来到中军大帐,马科带的大部分家丁都被安排在帐外饮宴,只有几名将官跟他到帐内。</p>
红娘子军中与宴者也不过李岩、红娘子及两人麾下五名都尉。</p>
因为营中粮草等物资充足,红娘子这顿宴席准备的颇为丰盛,猪羊鸡鸭鱼肉都有,就差牛肉了,酒也是一坛坛的上。</p>
饮宴过半,马科等人便觉酒已喝得酣畅。</p>
但军中人多有酒量,倒是没人喝醉,不过微醺而已。</p>
李岩又敬了马科一杯后,问:“不知怀远伯以为当今天下大势如何?”</p>
马科闻言笑道:“马某虽一介武夫,却也知道,我大顺皇帝既已定鼎京城,据有北方,一统天下不过是迟早的事。”</p>
李岩又问:“怀远伯觉得大顺能挡住建奴吗?”</p>
马科这次却是微微沉默后,才道:“建奴虽然厉害,但只要我大顺上下一心,还是能将其阻拦在山海关外的。</p>
再守住长城沿线,只待国内钱粮、兵甲足够,便可以出塞将其扫灭。”</p>
李岩和红娘子对视了眼,都在想:看来这马科也没想到大顺不仅没打过清军,反而会一溃千里啊。</p>
再敬马科一杯酒后,李岩才接着道:“我与红娘子离京前,闯王听闻吴三桂投了建奴,便亲率大军去征讨。</p>
在一片石大顺军与吴三桂、建奴联军大战,结果大败。</p>
闯王撤回京城后匆匆登基,次日便让大顺军分山西、河南两路撤军。</p>
然建奴与吴三桂穷追勐打,大顺军受在京城搜集的金银辎重及军属拖累,一路丢盔弃甲。</p>
眼下闯王已准备从山西退往陕西了,如此,不知马将军以为这天下大势又如何?”</p>
马科听李岩称呼李自成为闯王而非陛下,便意识到不对,手握住了腰间刀把。</p>
可李岩后面话中所透露的消息却彷佛晴天霹雳,将马科及随他一起饮宴的几名将官震惊得一时忘了反应。</p>
待李岩说完,马科等人才回过神来,纷纷拔出腰刀。</p>
马科刀指李岩,喝问:“李阁部莫非是投了建奴,才以此弥天大谎欺骗我等?!”</p>
问完他就知道不太可能。</p>
因为之前李岩言语间也是称呼建奴,而非类似“大清铁骑”、“八旗精兵”这类的称呼。</p>
见马科等人拔刀,李岩、红娘子都巍然不动,倒是五名都尉也拔刀与马科属下将官相互对峙。</p>
李岩道:“马将军竟会以为我投了建奴,不觉得可笑吗?堂堂正正的明人不做,我为何要去做建奴的奴才?</p>
至于说一片石之战闯王大败,以及大顺军败退到山西、河南之事,马将军事后只需派人去西安府打听便知道我所言真伪。”</p>
马科紧盯着李岩,微微眯眼,问:“你莫非投了大明?”</p>
不知不觉间,两人都变换了对彼此的称呼。</p>
话说到这里,李岩当然不会否认。</p>
而今马科都被请到了这大帐内,即便算上其在帐外的家丁,也不过百十人,李岩、红娘子也不怕他们杀出军营。</p>
但李岩却给了一个马科没想到的答桉。</p>
“对,也不对。”李岩道,“准确来说,是我与红娘子离开闯军,追随了一个远比闯王更值得追随的人。”</p>
听见这话,马科眉头紧皱,彷佛有一道光划过脑海,瞬间想到什么,惊讶地问:“莫非是太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