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完之后,大家忍不住面面相觑。</p>
贾琮松了一口气,带着几分窃喜问几个哥哥:“那我就不用娶甄家的姑娘了是吧?”</p>
贾珍拖长了声音点了点头:“是呀,不用你辛苦了。”</p>
贾琮听了赶紧低下头。</p>
贾珍接着说:“出来之后大家都怨石家的那大傻子乱说话,不过石家也挺倒霉的,他们家和北静王府莫名的成了亲戚。”</p>
贾琏就忍不住说:“石家的大老爷这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p>
贾琮看了贾琏一眼:“难道就不应该问一句甄家这算是又要死灰复燃了吗?”</p>
几个哥哥没搭理他,甄家很难死灰复燃了。</p>
关注江南的事还不如关注眼下的事。反正眼下这件事儿办得特别的别扭,用太妃的身份享受着太后该有的待遇,哪怕是老皇帝将太妃追封为皇太后呢!反正这葬礼名不正言不顺。</p>
而且老皇帝肆无忌惮的干预皇帝对甄家的处置,父子两个能和平相处那才是邪门儿呢?</p>
贾瑭都想不明白老皇帝到底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作出这样的决定。然而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百官连同各家的诰命夫人在凌晨都要起床,急匆匆的赶到宫里。</p>
百官们先去磕头哭灵,随后去参加大朝会,对于这些人来说也就是比平时麻烦了一点,起的早了一点。</p>
大家磕完头之后该干嘛干嘛,有活的干活,没活的就去灵前守着。这个时候自然是没活也要给自己找活。所以平时那些闲的蛋疼的官员这个时候努力让自己忙起来,让别人看着自己很忙很忙。</p>
这时候也就剩下贾赦这样有爵位却没职位的倒霉蛋们在灵前守着。</p>
贾赦是个不经常出来的人,大家见他的时候比较少。等到太阳升起来了,一群人被太阳一照忍不住打哈欠,于是就放松了下来。</p>
贾赦和前后的人开始说起话来,重点是向人家显摆自己大孙子聪明伶俐且贴心。</p>
一旦说起自己大孙子的好,贾赦的话那是如滔滔江水一般绵延不绝。在贾赦的眼里,孙子就是打个喷嚏也是极其可爱的。</p>
就在他向着人家滔滔不绝显摆自家孙子各种优点的时候,他后面的人就逗他:“恩侯呀,不如咱们结成亲家,你看,我孙女儿和你孙子年纪大的差不多,要不然......”</p>
“滚蛋,我孙子才不娶你们家的胖丫头呢。”</p>
“胖了好,胖了有福气......”</p>
前面的人提醒他们快别说话,因为太上皇的仪仗来了。</p>
老皇帝对于太妃的死确实是很伤心,来了之后先去灵前哭了一会儿。先不说他这会儿哭的声泪俱下合不合适,一旦老皇帝开始哭,</p>
然后哭着哭着老皇帝对着</p>
一时间他只觉得怒火中烧,脸上的泪痕还在,就问左右,那些官员哪儿去了。</p>
左右太监回答说官员去衙门里当差了。</p>
太上皇就说:“天下就是我家的,我家的事儿他们不来偏偏要去衙门,这是什么?这是本末倒置。他们那些人都是点人精,哪个不是聪明人,做出这种事儿岂不就是故意踩朕的脸面对太妃不敬。</p>
来人,去把六部各衙门的官员拉出来,拖到宫门前,一人打二十棍。”</p>
这话一出,满场惊讶。</p>
就有人忍不住提醒老皇帝,六部当中有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都是老头子,别说二十棍了,就是十棍打下去也要了他们半条老命呀。</p>
这话说完之后老皇帝冷哼了一声,自觉自己非常仁慈,才打了区区二十棍而已。要不是让他们过来接着给太妃哭灵,非要打他们四五十棍才算是解气。</p>
眼看着这人不仅糊涂,而且还渐渐有了点残暴的倾向,治国公家的家主给他出来个折中的主意......这主意也是损到家了。</p>
“......万岁,不如这样,那些年老的官员让他们挨五棍,壮年的官员挨上十棍,年轻点儿的就挨上四十棍吧......”</p>
贾赦一听想骂姓马的八辈祖宗,因为贾瑭就属于年轻且有资格挨棍的那批人。贾赦想爬起来,他前后左右的人眼明手快的摁着他。</p>
看他的眼神都在示意:贾恩侯,你丫的别再说话了,事儿都成这个样子了,你还想说什么?</p>
老皇帝觉得这主意不错,就跟身边的太监说:“你们去看着行刑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