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九章 前路虽险,吾愿往之

这猎户不会是那种一斧头下去,能斩杀八阶巅峰武者的不世高手吧?</p>

“你这个堂兄叫什么,本宫正好要请滁县当地的百姓打猎换粮食,他能当个表率。”</p>

听到滁县百姓能打猎换粮食,梁文博看了眼周围堆得高高的粪堆,知道这一定是太子殿下为了给百姓们送粮想出的方法。</p>

来不及说几句感激的话语,他连忙婉拒太子殿下的邀请。</p>

“殿下,堂哥原名叫梁文栋,幼时曾遇到先皇后指点,弃文从武当了猎户,改名梁胜蓝。”</p>

“微臣已有十年未与他见过面了,报丧的老奴也不知能否在千里深山中找到堂兄。”</p>

张君临记得老者说过,先皇后对梁家有恩的话。</p>

想来是那个时候,梁胜蓝见识到先皇后高强的武力心生崇拜,这才弃文从武。</p>

跑进深山习武,十年不见人影……是否被山里大老虎吃了还未可知。</p>

看到梁文博一副担忧的模样,他也不便再提此事。</p>

连忙催促梁文博走马上任,并让随行者把给滁县下达的新指令,让董游整理成公文交给梁文博,一并带走。</p>

有了滁县县令弃城投降的先例。</p>

张君临又挑选了一个县丞给梁文博当助手。</p>

“一会儿你追上梁守将,告诉他县令事务暂时由他代办。”</p>

反正梁家有底蕴,想来手底下有不少识文断字的人。</p>

实在不行。</p>

还有一些倾慕梁文博才学的小迷弟顶上,挑选这方面的人才,梁文博和沈适才都比自己顺手。</p>

当场又定下一些文职小吏和家世不好、没有后台,可以培养起来的幕僚给长姐送到军营里。</p>

四郡十八县的草台班子算是能够凑合着把他下放的指令运作起来了。</p>

“没办法考察是有些急了,可刺客就在路上,也只能如此。”</p>

是的。</p>

张君临早就想到会有今晚这一出,所以提前就想好了该怎样挖坑。</p>

既能让留在金陵区域的权贵世家和他上一条船,又能拉拢到真正有才学、能办事的人。</p>

不过,一夜便让国库富得流油确实是意外之喜。</p>

“希望太师能够把刺客写得威猛一些,绝对不能让狗皇帝眼热再快马加鞭返回来,否则我这么多天劳心伤肝的努力,可就付之一炬了。”</p>

在见识到沈适长和梁文博的优势前。</p>

他或许还会担心太师的文学功底。</p>

现在嘛……</p>

“睡觉去。”</p>

睡醒一觉后,今日移栽的稻秧应该有确定能成活的。</p>

到时候就能够知道,他昨夜没睡是白费功夫还是开辟了新的修炼捷径。</p>

……</p>

政事堂。</p>

董游盯着面前修改了数次的奏折纠结了片刻。</p>

这封奏折一旦送出,他从此便是太子殿下的私臣。</p>

他早就有与太子殿下一荣俱荣、一陨俱陨的觉悟了,可此事做成,他便只能党同伐异,从一个教导太子殿下的太师,变成一个为太子殿下谋划一切的谋臣。</p>

“老爷,可是还要再改一改?”</p>

董二添试探着问。</p>

驿站派来送加急信的信差已久候多时了。</p>

“不。不改了。”</p>

董游亲自将奏折塞进信差的包袱里,看了眼信差手里拿着的黑色旌旗,觉得很刺眼。</p>

当下,监国太子送加急信件的最高规格只有三百里。</p>

而摄政的二皇子却能够穿紫色蟒袍,送五百里加急信件。</p>

直接导致政令下放的速度延迟了很多。</p>

无论是政事还是军事上面,有时候速度决定了一切。</p>

他今日,便要替太子殿下消除这种差距。</p>

“这封奏折事关陛下的安危,虽然太子殿下只能让你日跑三百里,但陛下的生死寄于此,你掂量着跑别误了事。”</p>

“请董太师放心!殿下交代办的差事,小的绝对豁出命去跑!”</p>

皇族北上走出去不过三四百里,信差有信心十二个时辰内送达。</p>

谁知。</p>

董游却拽着他的手摇了摇头,认真地叮咛着。</p>

“不!”</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