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周钧在家中吃完早膳,便随着周定海,一起前往永宁坊的萧府。</p>
在马上的周定海,依旧如昨日那般,说起周家得势,便停不下来。</p>
周钧根本没去听他说什么,只是在想另外一件事。</p>
在隋末唐初那会儿,诸如崔、卢、李、郑、王的山东士族,还有韦、裴、柳、薛、杨、杜这样的关中士族,在当时可是上流社会的代名词。</p>
高宗时候的宰相李敬玄,前后三娶,皆山东士族;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来俊臣,弃故妻,奏娶太原王庆铣女;中宗时的宰相李日知,诸子方总角,皆通婚名族。</p>
名门士族家的子女,成了当时达官贵人争相求亲的抢手货,很多士族家庭为此还通过买卖婚姻,从中积到不少财富。</p>
到了中唐时期,士族婚姻的吸引力就大不如从前了。</p>
寒门子弟可以通过科举,一举入朝拜相。</p>
显贵人家挑选婚配,比起门阀,看重更多的是才学和前程。</p>
但即便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士族子女的吸引力,还是存着一些的。</p>
这永宁坊的萧家,是山东士族的旁支,而且还是比较远的散支。</p>
虽说也算是士族,但真正的显贵是看不上这样的旁支,而萧家自己也看不起那些小户。</p>
于是,高不成低不就,萧家子女的婚事,就一再耽搁下来。</p>
想到这里,周钧侧过头,看了眼兴奋不止的周定海,心中暗道,这一次萧府之行,怕是要让这位当爹的,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了。</p>
双骑来到萧府的大门前,周定海翻身下马,敲响了府门。</p>
少顷之后,门房探出头来,上下打量了一番周定海,问道:“何事?”</p>
周定海道了来意,那门房又看了看他和周钧,丢下一句『在这里等着』,便关上了大门。</p>
周定海吃了个闭门羹,面上有些不虞,嘴里也抱怨了两句。</p>
在一旁看着的周钧,面对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老爹,也是无语。</p>
过了约莫一刻钟的功夫,萧府大门开了条门缝,那门房探出个脑袋,又对周定海说道:“顺着外街去东边,那里有个侧门,有人自会与你说。”</p>
讲完这些,门房直接关上了大门。</p>
周定海听罢,恼怒的说道:“萧家下人恁是无礼。”</p>
周钧翻身上马,对周定海说道:“父亲,且先去侧门吧。”</p>
周定海无法,只得骑着马又来到萧府的侧门。</p>
一位年岁稍大、看上去是管事模样的老奴,负手等在那里。</p>
见周定海和周钧出现,那老奴招手说道:“你二人随我来。”</p>
看那老奴态度倨傲,周定海心中不忿,但也只得强压下来,带着周钧跟了上去。</p>
三人来到府苑侧厅,老奴坐上了东席,连杯茶水都未倒,直接开口问道:“可是为了婚配而来?”</p>
周定海瞧那老奴,一头雾水,看了看左右问道:“怎不见萧家主?”</p>
那老奴一愣,奇道:“此等事情,为何要劳烦家主?某与二位说妥,自会禀告。”</p>
周定海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惊讶,这萧家亏得还是什么士族门阀,与礼一道,如此鄙陋。</p>
只见那老奴看向周钧,问道:“这就是那位婚配郎?”</p>
周定海听见这话问的好生无礼,五官纠结在一起,有心想要发火,但又不想开罪萧府。</p>
周钧瞧了眼周定海的表情,强自抑住嘴角边的笑容,点头道:“某是。”</p>
老奴仔细看了看周钧,点头道:“郎君生的倒是端正。”</p>
周钧又拱手称谢。</p>
周定海强压怒火,开口道:“说亲不见家主,与礼不合!”</p>
老奴刚想开口,却听见屏风后方传来了脚步声。</p>
站起身,老奴朝后看了眼,连忙行礼问道:“大娘子,二娘子怎地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