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阳的字迹着实太丑了一点儿。</p>
当他刚落字的那一刹那,不少人蹙起眉头,少了很多期待。</p>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p>
...</p>
十步杀艺人,千里不留行。”</p>
....</p>
诗句一出,郭槐等人皆是能感受到一股凌厉的气息。</p>
他们不由扭头瞥了眼陆阳,暗自心惊,谁能想到一个连举人都没考上的秀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p>
作为一个落榜的考生,陆阳没写黄巢的《菊花》就已经很给这些门阀世公子面子了。</p>
陆阳写到最后有些惆怅。</p>
侠客的抱负固然令人肃然起敬,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大部分人的梦想都会夭折。</p>
陆阳写下最后一句话。</p>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p>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p>
郭槐等人看后,不禁对陆阳肃然起敬。</p>
他们尊敬陆阳不仅是因为诗文好,还是出于《侠客行》最后两句表达出的意思,就算失败,也要拯危济难。</p>
妙绪方丈二人更加坚信陆阳有救济天下之心,这是在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p>
陆阳就是淮阳城中那个乱发突鬓,身佩弯刀的侠客,以白马银鞍,扬鞭疾骋之势在不仁的世道里往来纵横。</p>
他们对陆阳露出很欣赏的目光。</p>
“陆公子这首诗写得非常不错。”</p>
妙绪方丈和清玄两人赞叹起来。</p>
许家太公则是躲在一旁松了口气。</p>
诗句开头太过吓人。</p>
酒楼里的部分门阀权贵做过不少欺男霸女的事,大抵不会太喜欢十步杀一人的侠客,可好在诗词里也流露出了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远大抱负。</p>
郭槐等少年郎自然也有类似的抱负,就算没有,衣冠楚楚的众人在此等氛围下,也会表现出一副有抱负有意气的样子。</p>
“你有此志,乃是我许家之福。”</p>
许家太公也是体面人,衣冠楚楚地站在众人面前,说道:“拯危济难乃是吾辈之责。”</p>
郭槐等人纷纷表示赞同。</p>
陆阳见时机已经有些成熟,立刻开口说道:</p>
“淮阳城中有难民数万,各位要是有拯危济难的抱负,那何不赈济灾民?凛冬将至,那些灾民要是等不到及时的援助,迟早会冻死在城里。”</p>
郭槐等人面面相觑。</p>
朝廷发放的粮食已经被灾民消耗大半,可北方的战事还没有停止,这些人也很难重复家园。</p>
朝廷发放的粮食就那么多,哪够几万人吃。</p>
“哈哈,陆公子有所不知,朝廷已经发放不少救济粮了,奈何灾民数量太多,我们难以救济呀。”</p>
郭槐苦笑道。</p>
陆阳心中冷笑。</p>
淮阳如此富饶,还养不活几万灾民?无非就是当官的难以共情到灾民的处境,没有尽心尽力而已。</p>
“郭公子,救济灾民不一定非要给他们发放粮食。”</p>
陆阳朗声说道。</p>
“呵呵,不发救济粮,那些灾民吃什么?还不饿死?”</p>
郭槐笑了笑,“陆公子真是会说笑。”</p>
妙绪方丈二人则是认真的看着陆阳,他们知道眼前的年轻人不会说无妄之辞。</p>
“江淮一带每到梅雨时令就有可能发生水涝,朝廷可以让这些人在凛冬来临时去修缮江河堤坝和渚陂民田。</p>
如此一来,来年也可保证粮食收成,灾民也可以获得工钱。”</p>
陆阳有过调查,淮阳的堤坝和渚陂民田已经有三年没有修缮,朝廷迟早要派人去修缮,倒不如将机会留给灾民。</p>
郭淮等人眼前一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