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天开始,军营中陆续有人离开。</p>
昔日的大小将校,面对中军大旗拱手,随后马不停蹄的离开。</p>
目的是西北,应该是想借助道路,返回关中或者北方。</p>
都是良家子弟,有宅有田,本想跟着皇帝立战功,没想到官职赏钱没捞到,还辗转千里、整日与越来越多的敌人战斗......</p>
谁会不泄气?</p>
谁会不想家?</p>
如果二十万御林军也自行解散的话,大宋王朝恐怕会顷刻间土崩瓦解。</p>
孙玄昊看了一会儿,感觉自己在这儿实在多余,让许多想要离开的人畏畏缩缩不敢行动。</p>
便又回了中军,让诸位将校返回帐篷。</p>
整整一夜,军营中都静悄悄的,只有踢踏的脚步声、马儿不安的躁动、还有篝火的噼里啪啦。</p>
第三天,整个大营都有些肃杀。</p>
面对没走的手下,看着一个个茫然的眼神,心中有着说不出的疼痛。</p>
都是爹生娘养,躲过了天灾人祸、猛兽毒蛇,好不容易长大了,却又投入这个绞肉机,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浮萍生活。</p>
“兵将可点清楚了?”</p>
徐植拿着线装账簿出列,一一汇报:</p>
“到中午鸣鼓一通、金三刻,军门紧闭后,共剩下士兵五千余、将校八位!”</p>
孙玄昊低眉,微微点头。</p>
两万多人的队伍,突然少了一大半,比预料之中的还要多出不少!</p>
起码自己不会成为光杆元帅。</p>
几人无精打采,徐植哀叹一声:</p>
“只是......”</p>
“只是什么?”</p>
“怠之走了,还带走了五百骑兵。”</p>
原本沉默的众人中,浮现一片怒骂声。</p>
身为先锋的李戡看看孙玄昊和几位弟兄,双目圆瞪,英眉剑目,明显很生气。</p>
好在还能控制住。</p>
“诸位,我们一共有三千骑兵,除去走掉的,只剩下这五百宝贝疙瘩。如今被人带走,如同损失了耳朵、眼睛,接下来的仗还怎么打?”</p>
“就是,他自己走就算了,还拉帮结派一起走,太过分了。”</p>
程开山眉头紧锁。</p>
这件事,自己那位‘外甥’做的确实不地道。</p>
可想到他的目的地,那儿是自家妹夫的地盘儿,总归有点‘损公肥私’。</p>
等啥时候这儿混不下去了,还能投奔过去,到时候,有多少算多少,都是自家人。</p>
只能好言相劝:</p>
“众人听我一言!</p>
怠之为人忠义、纯孝,到底是年轻,有些想家。相信了却心事后,一定会回来,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的!”</p>
李戡立马就不服气了。</p>
都说李乜李怠之如何如何,自己同样出身名门、论武艺、战阵之道也不输他,不就是年轻几岁吗?有什么值得称道?</p>
现在就是秃子头上的跳蚤,到这个份上了,还袒护?</p>
“哼!想家?一个口口声声说想隐居的人,竟然会带上五百骑兵隐居,简直让人笑掉大牙!”</p>
陈忠桓不知道该说什么。</p>
一个是自家的表弟、一个是自己的师弟,埋怨谁都有些不合适。</p>
正要打圆场,突然看到师父朝自己使眼色。</p>
这是什么情况?</p>
有些捉摸不透,便让众人打住。</p>
孙玄昊起身,照例打开舆图,一面两米见方的牛皮宣纸挂在架子上,上面山川河流、森林沼泽、重要城池、敌我军力部署,标注的一清二楚。</p>
对军伍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p>
“好了,过去的事就过去吧。剩下我们这些没人要的兵将,就报团取暖,好在这乱世谋取一线生机。”</p>
众人唏嘘。</p>
不是不想走,而是实在没地方可去。</p>
跟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老将军,还能有口热饭吃、有点饷银拿!</p>
打仗?</p>
这年头儿哪儿不打仗?</p>
死人?</p>
这年头儿哪儿不死人?</p>
孙玄昊继续讲道:</p>
“如今我们只守在申州一城,断然是不好的。所以我决定,北上溵州!”</p>
众人顺着申州的位置,一直往上看去,路过左边的唐州、右边的蔡州,抵达了汝水的分叉口,溵州的位置。</p>
吓了一跳。</p>
打仗最忌讳孤军深入,更何况是绕城而取。</p>
就算能绕过去,然后呢?能把重兵把守的溵州城拿下吗?</p>
纷纷面露难色。</p>
孙玄昊解释道:</p>
“溵州是敌方重镇、兵精粮足,淮南各州都是以这儿运出的粮食活命。只要我们打下它,那南方各州必然不攻自破。</p>
到时候,也能断绝他们与东方各地的联系,确保江都无忧!</p>
接下来,一马平川,就可以进攻许州,兵峰直指他们的大本营——汴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