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卢家过的与以往不同。</p>
以前国庆就是想办法炒个肉菜算是给祖国庆祝生日了,可今年,卢家不仅有肉菜,还有了糖果。</p>
以前家里比较冷清,今年,中秋与国庆也就差了两天,就合二为一了。</p>
就算家里经济再困难,月饼总是要买的。</p>
这一点老卢是做到了。</p>
月饼,卢昌华吃到过两种。</p>
一种是红绿丝的白糖月饼,另一种就是五仁月饼了。</p>
卢昌华喜欢吃红绿丝的,甜而不腻,至今都喜欢吃。</p>
至于五仁的,则不太喜欢,可能是不太甜的缘故吧。</p>
这会儿的老百姓,一年也吃不上几次甜食,白糖都是奢侈品,也难怪他喜欢。</p>
往年,卢家的月饼都是有数的,二斤月饼,十个,五个一筒。</p>
月饼也没什么包装,在商店里都是五个月饼用油纸包在一起,呈圆筒状。</p>
油纸上没有任何的文字和说明。</p>
这两筒月饼买回来,卢妈妈会把它藏起来,等到中秋这天才舍得拿出来吃。</p>
吃的时候还要用刀切成小块,摆在盘子里,很有仪式感。</p>
卢昌中和卢昌华人小鬼精,早就从老爸老妈的鬼祟动作里发现了端倪,也闻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p>
趁爸妈不在家,就翻箱倒柜的翻找,每次都能有收获。</p>
记得有一次,哥俩找到了两筒月饼,就大着胆子撕开来吃。</p>
撕出五仁月饼就把月饼四圈咬一遍,啃了月饼皮,里面的五仁馅吃都不吃,随手丢掉了。</p>
一路走一路丢。</p>
俩人还有闲心去打秋千。</p>
结果可想而知,被老爸老妈这顿打呀!</p>
哥俩又沿路去找丢掉的月饼。</p>
这件事,他记忆深刻。</p>
今年,他说什么也得多买点,纪念一下自己逝去的童年。</p>
国庆这天,桌子上不仅有鱼有肉,还有月饼。</p>
这回没有再切月饼,而是整个的摆上五个。</p>
按照卢昌华的说法,月饼就是团圆的象征,怎么能切开呢?那不是离别么!不切了。</p>
卢妈妈点点头,不再提切月饼的茬儿,老卢笑呵呵的坐在炕沿上,自顾自的倒上酒。</p>
现在过的日子才叫日子啊!</p>
看着桌子上的酒菜,再想想过去,真是一言难尽。</p>
卢家正把酒言欢,胡大贵就恬着脸来了。</p>
“嘿嘿,叔、婶,大哥,吃饭呢?!”</p>
“啊,大贵,来一起吃点。”</p>
老卢和卢妈妈赶紧招呼,卢昌中往边上挪了挪。</p>
“嘿嘿,这么多好吃的?那,那我可就不客气啦!”</p>
这小子哪有客气的样,直接一屁股坐到卢昌华身边,盯着红烧大鲤鱼流口水。</p>
“大贵啊,你家不是也做了鲤鱼么,咋?不让你吃啊?”</p>
“不是,我这不是没吃够么,再说了,叔的手艺,哪是随便就吃得到的!”</p>
卢昌华边调侃边起身去厨房拿来了碗筷,这小子甩开腮帮子就吃上了。</p>
当然,酒他也没少喝。</p>
这边刚吃的差不多了,左邻右舍的人就来看电视了。</p>
卢家赶紧收拾桌子。</p>
卢昌中打开电视,卢昌华和胡大贵帮着拾捣碗筷。</p>
老胡头和胡大娘一见儿子在这帮着忙活,就笑骂一句。</p>
“在家里屁活不干,跑这儿混吃混喝来了。”</p>
卢妈妈拉着胡大娘坐在炕上。</p>
很快屋子里又人满为患了。</p>
今晚有国庆晚会,大家都盯着电视,很快就被精彩的节目吸引了。</p>
卢昌中看了会儿电视,就缩在炕上打起盹来,明天他一大早还要赶回单位,也就不能熬夜了。</p>
第二天一大早,哥俩早早的吃了饭,卢昌华骑上摩托送大哥回单位。</p>
十五公里的距离,半个小时就到了。</p>
摩托车侧边还挂着个水桶,里面有几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这是给卢昌中送礼用的。</p>
到了广播站,卢昌中拎着水桶走了。</p>
卢昌华调转车头,又赶回了三分场。</p>
从岔路口回来,他先到了机务队。</p>
李队长见卢昌华来了,就带着他找到了费师傅。</p>
“老费啊,今天你去给卢昌华把饲料地收一下。”</p>
“行。”</p>
费师傅收起工具箱,塞进了行车边箱里。</p>
“加好油了吗?”</p>
李振国问道。</p>
“加好了。”</p>
卢昌华给李振国和费师傅递上香烟,这才跨上摩托说道:</p>
“跟着我。”</p>
“好。”</p>
费师傅叼着烟卷,答应一声,拉着车门爬上了联合收割机。</p>
卢昌华给李队长打了个招呼,一加油门,在前面引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