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周疏宁刚准备带着夏卿一起去田里,转头却发现他不见了。</p>
他啧了一声咕哝道:“护院功夫太高也不好,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p>
其实是刚刚夏卿收到了金梧卫的消息,去处理他的正事了。</p>
但也只是消失了片刻,周疏宁从豆腐厂大院出来的时候,他已经赶着马车等在了门口。</p>
周疏宁看了一眼他那辆帅气无比的马车,问道:“哪儿来的马车?”</p>
长孙清明抚摸了一把马儿的棕毛,问道:“我有辆马车是件很新奇的事情吗?”.</p>
周疏宁一想,长孙清明是个少爷,身边还跟着佣人,有辆马车好像确实没什么不对。</p>
他倒也没跟对方客气,两步跨上马车,说道:“那就辛苦你带我去一趟田里。”</p>
长孙清明却盯着周疏宁上车的姿势愣了半天,最后评价道:“你倒是入乡随俗,不对,你现在比北疆妇人更像北疆妇人。”</p>
周疏宁故意捏起了兰花指:“我真是谢谢您了,北疆妇人怎么了?北疆妇人豪爽大气,非得惺惺作态的才叫妇人?看到我那一院子北疆妇人没有?要是换作你口中那种娇弱妇人,我这豆腐厂也不用开了!”</p>
长孙清明附和道:“是是是,我没说北疆妇人不好啊,再说跟我也没关系是吧?”</p>
周疏宁抬手拢了拢发髻,点头道:“那倒是,没几个男人有我家夫君的胸怀。”</p>
长孙清明:……不要一言不合就提夫君,造谣可耻你知道吗?</p>
好在周疏宁也没多说,只道:“别愣着了,今天我有好多事要做,先去一趟田里,再去一趟村尾小木匠那里。”</p>
长孙清明应了一声,轻挥鞭子,朝北郊田区赶去。</p>
田区里也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关内侯让周疏宁不要客气,他的人随便使唤。</p>
周疏宁自然也没跟他客气,把闲置的田地全都种上了旱稻和黍。</p>
这两样是如今大晏百姓的主食作物,还种了一些常见蔬菜,总之就是不能有一块闲置的田地。</p>
长孙清明把马车赶到上次那块插了土豆秧苗的田地前,周疏宁立即跳下马上,动作利落毫不拖泥带水。</p>
他几步走到了地头,远远的便哇了一声:“一夜之间就有了生机,春天还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p>
其实古代的北疆和人们想象中的极北之地是不一样的,真正算起来,应该也就是北京到河北那一块。</p>
古代人们除了中原地区外,其余的地方都是偏远苦寒之地。</p>
包括岭南,又被称为南蛮,北疆叫北狄,还有西戎和东夷这样的称呼。</p>
不过是因为气候条件差,不适宜人类生存,古代基建又不好,故此而得名。</p>
直到后来的大明,朱家军入驻北京,这才有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说法。</p>
周疏宁脱了鞋袜下地,细细的观察着每一株秧苗,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活了十之八九,比我预想中好多了!”</p>
土豆这个东西长的快,只要生了根发了芽,不出百日便能收获。</p>
这个东西又能当主食又能当菜吃,只要种成功了,说它能解决北疆的温饱问题,一点都不为过!</p>
而且三个月后正值盛夏,土豆再发一次芽,还能再收一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