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虾蟆的山寨内,周侃宣读了赵泰对郭虾蟆的册封,委任他为武德军统制,秦凤路宣抚使。</p>
郭虾蟆沐浴焚香后,拜受诏书,从金国余孽,变成了齐国大臣。</p>
在宣读完诏书后,周侃坐下与郭虾蟆交谈。</p>
周侃道:“郭宣抚,过些日子,会有一批军械、钱粮,从丹水上运过来,可以满足你们数月之用。”</p>
郭虾蟆闻语大喜,随即问道:“大王给我钱粮,我能为大王做什么呢?”</p>
周侃道:“大王的意思,是让你在商洛山中发展,收留流民,扩充人马,等大王的旨意。”</p>
开春之后,天下各地都忙于春耕,蒙宋齐三国边境相安无事。</p>
眼下天下看似太平,可谁都知道,今年是极为关键的一年,三方都在暗暗较劲。</p>
对于蒙古而言,他们的疆土虽然广阔,但是由于蒙古帝国的游牧特性,蒙古难以利用好疆域内的人口和资源,他们的统治体系十分低效,包税制度之下,蒙古帝国赋税不会有什么变化。</p>
因此在这一年,蒙古的实力难以提升,蒙军只能选择打压齐国的发展。</p>
南宋去岁休整一年,今年则十分关键,若是能够平安渡过,那么南宋的军队经过两年的整训,实力将会恢复,腰杆会逐渐硬起来。</p>
对于齐国而言,今岁一年足以让齐国消化去年占据的淮南和河北,损失的军队也能够补充回来。</p>
届时齐国与蒙古之间的实力对比,会逐渐出现一个变化。</p>
四月,临安。</p>
一队蒙古使团风风火火来到城外,贾似道代表赵昀,前来迎接。</p>
蒙古使团的代表,是南宋的老熟人杨惟中,贾似道行礼,“杨丞相,远来辛苦!”</p>
杨惟中打量贾似道一眼,见他不到三十,便位居高位,知道赵昀对其宠幸,所以不敢怠慢,拱手回礼,“有劳贾相公相迎!”</p>
贾似道侧身,“杨丞相里面请,本官先带你们去驿馆休息。”</p>
杨惟中问道:“我什么时候能够见到你们赵官家?”</p>
贾似道微笑道:“杨丞相不必着急,官家知你到来,必会接见。不过在此之前,丁相和乔相想要先与杨丞相商谈。”</p>
杨惟中颔首,“那好,我希望能够早日完成临安之行。还请贾相公替我安排!”</p>
贾似道答应下来,遂即领着蒙古使团,前往驿站休息。</p>
一路上他与杨惟中交谈,而杨惟中没有隐瞒,主动告知了贾似道他的来意。</p>
在安顿完杨惟中后,贾似道遂即来到政事堂,丁大全和乔行简见他进来,丁大全连忙询问,“允从,蒙使过来做什么?”</p>
贾似道先行礼,坐下后道:“两位相公,蒙使过来,是想商议今冬联合攻齐之事!”</p>
丁大全和乔行简对视一眼,皱起眉头,“又联合攻齐?”</p>
很显然,南宋还没从前年的惨败中,恢复过来,对于攻齐这个话题比较忌惮。</p>
贾似道说道:“去年冬季,蒙军骑兵攻入齐境,驰骋河北,攻破数座县城,不过对齐国打击并不算大。今年冬季蒙军想联合我们攻击淮南,打下淮河后,将淮南交给我们!”</p>
齐军占据淮南,与宋军隔江对峙,令宋朝寝食难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