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堂大夫的口供。</p>
现在东厂所拥有的证据,已经可以证明李文涛和那些商贾的罪责。</p>
这若是换了其他的衙门,或许还需要其他杂七杂八的证据。</p>
可对于东厂而言,仅仅这些就已经足够。</p>
和御史的风闻奏事相比,东厂几乎也不相上下。</p>
如今这些证据在手,已经足够赵忠档头提审和此案牵连的相关人员。</p>
但。</p>
李文涛毕竟是朝廷命官。</p>
而且还是这岳州城的一城知州。</p>
在这个赈灾的关口,直接将其捉拿似乎还有想不妥。</p>
赵忠档头为了预防不必要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保险起见,沉吟些许后,直接冲着屋中的探子吩咐道:</p>
“来人!”</p>
“卑职在!”</p>
赵忠档头一脸冷厉,寒声喝道:</p>
“调集一队百户所,趁着夜色,暗暗控制这账册上的一两户商贾,一旦确定这账册上的事情确有其事,即刻……”</p>
说到这里,赵忠档头的眉头突然皱了一下。</p>
此事若是发生在以往,按理说直接抓捕就可,但眼下岳州这个情况,他却有些开始犹豫起来。</p>
那岳州李文涛,能联络这么多的商贾,甚至可以谋害一地的官员和百户,其胆大无比暂且不说,谁又能保证这些商贾就是所有,他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势力,也或者帮凶?</p>
赵忠档头想到这里,面露犹豫之色。</p>
些许。</p>
赵忠档头话风急转,道:</p>
“算了,尔等先去处理商贾的事情。”</p>
“控制好几名商贾留作证人后,其他的暂且按兵不动。”</p>
“尔等这些时日小心盯紧知州李文涛,看看他还和什么人在来往。”</p>
“至于本官,则是先去寻找此次的巡察御史王弼,调派东厂的人手来此已经有些来不急,现在想要调兵,只有倚仗巡察御史了。”</p>
几名探子抱拳接令,迅速退了出去。</p>
赵忠档头则是转头看向一旁的文书,继续吩咐道:</p>
“速速将现有调查的结果,还有那账册抄录一份,待会本官要带走。”</p>
文书闻言,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p>
仅仅只是调查的结果,那倒是没有多少文字,稍稍忙碌一阵,也就抄录出来了。</p>
可是这账册,足足有差不多一本书那么多,这要是抄录下来的话。</p>
文书皱眉,一脸忐忑的出言问询道:</p>
“大人,你想要什么时候用?”</p>
“越快越好。”</p>
这……</p>
文书犯难,担心耽搁赵忠档头的大事,犹豫些许还是直言道:</p>
“禀告大人,这调查的结果倒是用不了多少时间,只是这文书的话,若是卑职昼夜不停抄录,恐怕最快也要明日午时,不知道这个时间段……”</p>
后面的话语,文书没有继续说下去。</p>
因为他已经注意到,赵忠档头的眉头轻轻皱了起来,知道这时间令档头大人有些不满意的他,慌不迭改口解释道:</p>
“大人明鉴,这并不是小的不卖力抄录,实在是因为这账册上面的内容太过繁杂,且不言要保持数据正确,仅仅只是抄录,就已经需要将近一天的时间,而且抄录完成,还要一一核对,这般算下来的话,明日午时都已经是最快的速度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