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啸大步走进殿中,露出的眼睛搭配威严的面具,展现出的霸气令人望而生畏。</p>
“主张南迁者,可斩!”</p>
李啸又重复了一遍:</p>
“明明有的打,你们非要投降,难道大楚的俸禄都喂狗了?”</p>
刚刚主张南迁的大臣们纷纷低头,但想想还是有些不甘心,于是之前那个文官又站了出来,说道:</p>
“国师,下官只说要南迁,暂避锋芒,可没说要投降啊!”</p>
李啸瞪大眼睛喝道:</p>
“大军当前,放弃百姓而自保,放弃大好河山给敌人糟蹋,这还不是投降?”</p>
“朝廷一旦南迁,上万里河山拱手送人,成千上百万的老百姓成为奴隶,到时候,你们谁能负责?”</p>
“百姓种田纳税,朝廷才有钱给你们发俸禄!你们是吃百姓的,穿百姓的,一切都是百姓所给!结果大难临头,你们第一个要放弃就是百姓?这合理吗?这说得过去吗?”</p>
那名文官立刻偃旗息鼓,只是不满地撇撇嘴。</p>
李啸又看向楚皇,说道:</p>
“陛下,京师还有百姓,国家还有余粮,军队还有士气。人心还在,则大事还在!”</p>
“天下推陛下为共主,但实为百姓所有!若弃百姓,那老</p>
天也不会让陛下宗庙延续!”</p>
“夫成大事者,当以人为本!”</p>
以人为本!</p>
这四个字立刻震撼了在场所有人!</p>
宋雪梓激动不已,说道:</p>
“父皇,国师说的极是!如果百姓对我们失望了,那这个国家和亡了又有什么区别呢?”</p>
“民心不可失,战机也不可违!”</p>
楚皇想了想,最后微笑着点头:</p>
“好,既然如此,众位爱卿听旨!”</p>
众人纷纷下跪。</p>
楚皇的眼神中出现了难得的坚毅和果断:</p>
“朕命国师为大将军,总领京师兵马,假节钺,若有不服从军令者,可先斩后奏!”</p>
“公主为参军,与国师共同御敌,掌核百官!”</p>
“禁军调拨四千人加入城防,开府库和存粮赈济灾民,犒赏三军!”</p>
“最后,再有主张南迁者,斩!”</p>
大殿齐声高呼:</p>
“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楚皇看着李啸,不禁感慨道。</p>
国师啊国师,朕可是把一国生死都交给你了啊!</p>
等散朝以后,李啸就开始着手进行布防。</p>
宋雪梓着急地问道:</p>
“相公,接下来可怎么办?”</p>
李啸答道:</p>
“重点之一,就是不能让国都城变</p>
成孤城,绝不能让他们围城成功!”</p>
……</p>
城外,二十五万夏军已经摆开了阵势,准备合围国都城。</p>
指挥这支大军的人,和李啸算是“老熟人”,但没见过几次面的那种。</p>
准确地说,他认识李啸,也了解李啸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