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金牌小县令 > 第435章 人比人得死

第435章 人比人得死

李啸搞互助会的想法,目的其实是想搞土地国有。</p>

历朝历代衰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放开土地兼并这一条是永不缺席。</p>

外戚临朝,宦官乱政都还能苟一下,毕竟上层人怎么乱搞,只要老百姓还能吃得上饭,那就一切好商量,大家还能凑合着过。</p>

但如果土地都被大地主收在手上,农民没了地,吃不上饭,交税的时候需要卖儿卖女,性质可就不一样了。</p>

地主和资本家一样,都是没什么良心的。资本家搞得出996和007,地主也能做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壮举。</p>

反正一句话:不管谁当皇帝,我现在是好日子,以后还是好日子。普通老百姓死不死的跟我没关系。</p>

李啸以前干县令的时候,就喜欢搞这种人,软硬兼施,一句话就是让他们知道:你的好日子到头了,你没好日子过我也就舒服了!</p>

他经过大量的实践,发现一个真相:支撑这帮人如此嚣张的,就是他们手上的土地,也就是所谓的生产资料。</p>

只要他们还想能买卖土地,还能够兼并穷人的生产资料,那他们就能一直嚣张下去。</p>

李啸搞这个互助会,就是让他们把手中的土</p>

地和其它生产资料都交上来,然后统一进行调配。</p>

我不要你的田,不要你的地,我只是为了打好这一仗,看看能不能用你手里的地多产些粮食,我知道你有多少土地和佃户,才能给出合理的征粮指标啊!</p>

战争是个万能借口。</p>

这种事情在平时搞不起来,但如果是打仗就不同了,官府就能以国家利益为重,让这些人出血出钱,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前线嘛!</p>

而且地主们也不会吃亏,我买卖粮食都用公价,还用行政权力帮你卖到别的地方,你啥也不用干,只要躺着等分红就行!</p>

这样一来,互助会的制度就确立了,这样的习惯也确立了。大家都熟悉这一套以后,想要变回原来那样原始落后的制度可就难了!</p>

到那时,官府想要国有那些土地还不是手到擒来?作为主导者的李啸,看到和享受到的经济收益那是肉眼可见的……</p>

李啸想到那个场面就激动!</p>

有权就有钱,此话诚不欺我!</p>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啸就忙着建立一个数据库,把太仓城里的田产土地,还有商铺存货都给了解了一遍,建立成名册管理。</p>

官府掌握供需两边的信息差后,李啸</p>

再着手调控物价,凡是囤积物资的投机者,一律以互助会的名义进行制裁,再次没收大量的财产。</p>

同时周边的城池也要提供帮助,谁不听话,李啸一封奏折送到国都,楚皇和宋雪梓都站在他这一边,谁也不敢不听话!</p>

他还批了一个编制和经费,成立“互助巡查员”,专门盯着这些生产资料,若有缺失,一律军法从事!</p>

毕竟,我这可是战时管制,你可不能跟我耍心眼哦,否则我弄死你哦!</p>

如此一来,太仓城里立刻呈现了一派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局面!</p>

老百姓们发现:粮食价格在下降,生活成本也在下降,而且官府对种地还有补贴,参军还能不愁吃喝,军饷也比以前高!</p>

更让他们兴奋的是:那些地主老财们都不管事了,也没过去那么嚣张了,全都成了夹着尾巴做人的夯货!</p>

地主们也没想到,自己收钱是收钱了,可总感觉自己的地不是自己的了,佃户们看自己也不再是仆人看主人的样子,一个个好像都翻身了似的。</p>

你想讲道理?想抗争?</p>

想到李啸那样子和背景能量,谁敢啊……</p>

于是乎,太仓城里的百姓开始踊跃参军和进行开荒</p>

大生产,一时间守军的兵力涨到了六万人,粮饷也相当充盈!</p>

李啸在这边开始搞战时互助会,屯田驻边,夏军那边却沉默得很。</p>

推荐阅读: 我用阵法补天地 妙手回春 简行诸天 lpl的东京女外援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娇华 新白蛇问仙 从大学教师开始 重生足球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