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265 神京日报的版块

著有《读易笔记》、《愿学记》、《近古录》、《补农书》。</p>

对于张履祥的尊崇,在他死后的二百多年之中不断升温,最终使得他由一介布衣而成为孔门圣贤。</p>

同治三年,浙江巡抚左宗棠亲自题碑“大儒杨园张子之墓”。</p>

这样的一个人,现在也不过是个小人物,正在发愁房租马上到期的事情。</p>

他翻开优秀八股文编撰模块,就看到了“永昌元年己丑科状元张柬之的文章。”</p>

张履祥仔细研读,生怕漏掉了一个字,口中念念有词:“臣闻仲尼之作《春秋》也,法五始之要,正王道之端,微显阐幽,昭隆大业。</p>

臣闻天者,群物之祖。王者受命于天,故则天而布列职。</p>

臣闻河图、洛书之不至也久矣。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p>

张履祥看的如痴如醉,一拍大腿道:“读此文章,如饮美酒!”</p>

过路的百姓纷纷用看傻子一般的眼神看着他,张履祥又将报纸翻了过来,准备回家将这篇策问抄录下来。</p>

噗——</p>

张履祥看清楚封面的那张图后,一口老血喷了出来:“有辱斯文!有辱斯文!”</p>

同样的情形,还在神京城的各处发生着。</p>

而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贾宝玉,正在前往北镇抚司的路上。</p>

今儿是他正式上班的第一天。</p>

皇帝封赏他一个北镇抚司百户的官职,是一个实权的职位,掌管北镇抚司的大狱。</p>

隆乾初年,隆乾帝剿灭阉党,重开厂卫。</p>

东厂的掌印太监曹化淳同时兼任司礼秉笔太监、总提督京营戎政,是隆乾帝身边的老人,深受隆乾帝的信任。</p>

锦衣卫虽然独立于东厂,却因为指挥使骆养性不给力,只能成为东厂的依附走狗。</p>

其实贾宝玉本可以不用来锦衣卫上班。</p>

皇帝亲封的红人,就是骆养性,也得给他面子。</p>

不过他来北镇抚司,是他不得不来,谁让昨天晚上通灵宝玉奖励给他一个锦衣卫小旗呢。</p>

贾宝玉刚到北镇抚司门口就被人给拦了下来。</p>

“干什么的?”</p>

“呵呵,找人。”贾宝玉将腰牌亮了出来。</p>

看门的一看那腰牌,登时双膝一软:“小的眼拙,给百户大人赔罪!”</p>

贾宝玉倒也随和,知道这些人狐假虎威惯了,跟谁说话都是这副态度,“今儿是我上班第一天,带我去转转。”</p>

“小的荣幸。”</p>

看门的立刻挺直腰板,带着贾宝玉在北镇抚司里面转悠起来。</p>

“大人,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不必经过大理寺、刑部。”</p>

“不错,你叫什么名字?”贾宝玉随口问道。</p>

“小的叫荆一川。”</p>

贾宝玉哦了一声,觉得这名字在哪儿听过,“荆这个姓很少见,你祖上该不会跟荆轲有什么关系吧?”</p>

荆一川笑道:“这就不知道了,我祖上是从巴陵迁过来的。”</p>

“对了,北镇抚司里有多少小旗?”</p>

贾宝玉转了一会,就想起来自己今天的任务。</p>

荆一川说道:“本司有镇抚一人,是指挥使大人兼任,副指挥使一人,千户五人,百户十人,总旗和小旗就多了,不过他们多在外办差,今儿当值的是张百户和王总旗。”</p>

贾宝玉听着有些乱,他初来乍到,根本不了解锦衣卫的运行情况。</p>

“那就劳烦你带我去见见百户大人。”</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