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我妻薄情 > 第92章 回宫廷洪尚宫的评价

第92章 回宫廷洪尚宫的评价

程丹若一面喝茶,一面观察着洪尚宫的住所。</p>

作为女官中的第一人,洪尚宫独占一所的正屋,一暗的三开间。正中就是待客的正厅,梨花木家具,进门用以遮蔽的屏风是蜀绣,墙上挂着一幅夏日鱼戏莲叶图。</p>

靠墙摆着炉瓶三事,窗边的高几摆着冰鉴,里是冰凉的鲜果,甚至能看到几个荔枝壳。</p>

派,怕是低等的妃嫔也要羡慕。</p>

屋外响起环佩声。</p>

洪尚宫进来,略微吩咐声,才落座,问:“有什么事?”</p>

程丹若递上边的小画匣:“是惠元寺的方丈托我递的,山下的百姓感念太后仁德,专门画了一幅观音敬献。”</p>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临近佛寺的百姓,都有相关的艺。有人擅长雕刻佛像,有人擅长绣佛经,有人会画佛像。</p>

惠元寺生怕太后心存芥蒂,不知怎么弄来了个东西,托她献给太后。</p>

洪尚宫放下茶盏,颇有深意地瞧了瞧她,接过画匣开。</p>

里面是一副新绘制的观音图,笔法不能说高超,不过是街边小贩的水准,但难得在观音的眉目,少有几分像太后。</p>

而且,环绕在观音周围的莲花,每瓣不同,显然出自人之。</p>

“难为你用心,”洪尚宫没在潘宫正口中听过事,是几日才有的,“一会儿,你与我一道去清宁宫吧。”</p>

程丹若瞧瞧她,恭顺垂首:“我不过是跑回腿,算不得什么,是请尚宫或者尚食献图吧。”</p>

“噢?”洪尚宫量着下首的少女。</p>

虽说人名义上,是姨母同外甥女,双方既无血缘,也无情分。她对程丹若的照拂,也仅限于关照句,不让人磋磨。当然,无论是否为血亲,担了长辈的名分,就不能真的不闻不问。</p>

数月来,洪尚宫始终关注着内安乐堂。</p>

一点一滴,拼凑起印象:次治愈宫人,确实颇擅医术;教授女史医理,大方又懂收买人心;御前奏对流畅,也有几分胆『色』;此次去惠元寺,潘宫正评价心有主张,虽然有些狷介,却也识大体……</p>

眼下,好大一个机会,她却不想在太后面前出。反倒是想让陶尚食争脸,弥补司膳的过失。</p>

有点意思。</p>

“太后慈和,与世无争。”洪尚宫问,“你真的不去?”</p>

程丹若白,是在说太后远离后宫纷争,是个不错的大腿。</p>

但她真的不想去。</p>

“日不进安乐堂,若有时间,我想再去看看。”程丹若毫不犹豫,“请尚宫准许。”</p>

太后有什么好的?跪皇帝是没法子,升职加薪都看位老板,跪就跪了,无缘无故再去跪太后,嫌自己膝盖太硬了吗?</p>

洪尚宫深深地看向她:“那就随你吧。”</p>

孩子,比她想的聪。</p>

姐夫收了一个好女儿啊,不过,怎么就进宫来了呢?</p>

*</p>

中元节将近,宫里的气氛也随之变化。</p>

宫人口中频繁谈起怪事,什么巡夜时看墙角火光灭,走在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叫名字。年长的老宫人免不了教训她们,鬼门将开,是替死鬼在找替身,千万不能答应,等等。</p>

内安乐堂也接到了一些奇怪的病人。</p>

“今儿早上,才蒙蒙亮,我在边清扫甬道,忽然感觉有人拍我肩膀,说‘借过’,我一扭,连个人影都没有。”小宦官唾沫横飞,“我扒开衣服一看,您猜怎么着,红了好大一片。”</p>

“我师傅说,是鬼印。您瞧。”扯开衣领,展示脖颈后的红印。</p>

程丹若:“是痱子。”</p>

有说在水边捞浮萍,忽然腰间一凉,感觉有阴风缠住自己,身体不受控制地往水中滑去,拽住水草才得以幸免。但回屋一看,腰间起了一片红疹。</p>

程丹若:“蛇丹。”即带状疱疹。</p>

如此林林总总,不一而足。</p>

等到中元,宫人们托请熟人,带一些祭品去西苑焚烧。注意,只能在西苑做法事时,才允许捎带些东西,宫廷里是严谨烧纸的。</p>

而搭皇家的顺风车,是只有女官才有的殊荣。因此到了日子,难免有熟人请托到跟前,哭着求着帮忙。</p>

“是给我娘的,她活着的时候,我没能尽一点孝心。”</p>

“是给我全家的,都没了。”</p>

“给我娘和弟弟的……”</p>

人人都有伤心事。</p>

程丹若虽然不信鬼神,却也随大流烧了祭品。</p>

十五的夜里,水陆道场的声音传过宫墙,火光红透边。</p>

凄苦的心,被慢慢抚慰了。</p>

次日,太阳照常升起,宫人们不约而同地说,再也没有遇到过任怪事。</p>

百鬼得了供奉,满足地回到地下安眠,而阳间的人们继续生活,继续人世间的悲欢离合。</p>

就在样的气氛中,一件盛事即将到来。</p>

皇帝嫡出的荣安公主,要选驸马了。</p>

推荐阅读: 御天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摄政大明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娇华 国潮1980 我从末世开始无敌 明尊 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