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外。</p>
嬴政和秦风二人慢慢悠悠地走出高大的城门。</p>
郎中令蒙毅正领着所部郎官,隐秘地跟着,以暗中保护。</p>
没过多久。</p>
秦风就听见了不远处的山岗上,正传来着阵阵雄浑的呐喊。</p>
身旁的嬴政也微微一笑,和善道:“秦小子,马上就到了。”</p>
耳边的朔风呼啸而过。</p>
秦风感受着咸阳城外肃杀的气氛,心情也愈发凝重。</p>
山岗上旌旗招展,呼声震天。</p>
一座宽阔的敞台正矗立其间。</p>
“末将渉间!参见大将军!”</p>
突然。</p>
秦风听见了一声雄壮的嗓音。</p>
嗯?</p>
渉间?</p>
秦风立马反应了过来,这是在调兵遣将啊!</p>
朝那山岗上的敞台上望去。</p>
只见点将台的正当中,大将军王贲披甲按刀,威武雄壮。</p>
裨将军李信正神情肃穆地站在王贲的身旁。</p>
秦军的军队制度是部曲制度,属于战时编组,也就是在平时编制的基础上组建成大规模的作战部队。</p>
先确定好出征需要的总兵力,任命三军统帅,再下设几位副将以统领各个部曲。</p>
等战役结束后,曲以上的指挥机构就要撤销,将军交出兵权,部队恢复平时建制,士兵分别归建复员。</p>
此时。</p>
嬴政领着秦风慢步走上山岗,隔着稀松的灌木,静静地看着。</p>
“秦小子,瞧,这地方能看得清楚。”嬴政朝点将台上指了指。</p>
秦风的目光立马朝点将台上端详过去。</p>
只见一众身段魁梧的武将们,正依次走上点将台。</p>
“末将苏角,参见大将军!”</p>
“末将韩章,参见大将军!”</p>
……</p>
秦风看着武将们陆陆续续,交替而上的景状,不由地看得痴了。</p>
大秦正是有了这群运筹帷幄,勇冠三军的能征善战之将,才能所向披靡,一统六国!</p>
接着。</p>
军队各部的校尉,各曲的军侯也快步奔上了帅台。</p>
台下,各曲的千主、五百主、百将、屯长、什长和伍长也同样列开阵势。</p>
“参见大将军!参见大将军!”</p>
秦军大致分为三种,边关军、京师军和地方军。</p>
边关军,也就是戍卫边军。如蒙恬、王离率领的三十万边军,击匈奴、镇上郡、守北疆……如屠雎、任嚣和赵佗率领的五十万岭南军,平百越,定岭南,固南境……</p>
京师军,即驻扎在都城咸阳的军队。有郎官、卫尉军(卫士)、中尉军(屯兵)和都尉军(关中军)四种。</p>
郎官五千人,由郎中令蒙毅统领,守卫门户、出充车骑,随备皇帝顾问差遣。</p>
卫尉军(卫士)一万人,由卫尉李仲统领,是负责宫廷内外警卫的近卫精锐。</p>
中尉军(屯兵)两万人,由中尉杨熊统领,护卫京师咸阳。</p>
而都尉军(关中军)十万人,指责是保证京师咸阳的外围地区安宁。</p>
至于大秦的地方军,则是置于各郡县,由郡、县尉(都尉)协助郡守、县令统率,维护治安,战时受皇帝虎符调遣。</p>
眼下。</p>
始皇帝嬴政下令征伐西南夷,拜王贲为大将军,李信为裨将军,所部兵马,则是从十万关中军中抽调而出。</p>
大军开拔后,再调川蜀当地郡县兵马,共作征伐西南夷之用。</p>
……</p>
秦风仔细地观察着,不由地看得两眼发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