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内,一场浩劫才落下帷幕不久;蜀地北方,正在南下的魏国大军已然得到了消息。</p>
在此之后不久,这样一条消息便一路北上,自巴蜀入关中,最终沿着河水一路向东抵达了魏国都城安邑。</p>
魏国,安邑,王宫之内。</p>
“行事如此,必败无疑。”</p>
幽幽一句慨叹之后,魏王魏罃轻轻放下了手中的帛书,双眼之中的辽远却是那般清晰。</p>
随手将手中帛书递到一旁的相国公孙颀手中,魏罃从坐席之上站起身来,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殿门之前。</p>
“明知太子杜后已然代表蜀国献上汉中之地,并以此与我大魏交好,却仍然敢于发动宫变。”</p>
“先失天时。”</p>
“汉中、葭萌关乃是蜀地屏障,却在短短时间落入我大魏之手,我军兵锋即将直抵成都城下。”</p>
“再失地利。”</p>
缓缓将手中帛书收起,公孙颀慢慢站起身来,沿着刚刚魏罃的脚步一步一步地站在了魏罃的身旁。</p>
“如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都城内纵兵杀戮、致使生灵涂炭。虽然能够勉强保全一时,但已尽失黎庶之心。”</p>
“又失人和。”</p>
幽幽目光望向前方遥远的天际,公孙颀淡淡说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得之,国家可以强盛;”</p>
“可是杜葭萌却三者皆失,臣以为其败亡已不远矣。”</p>
双眼缓缓闭又缓缓睁开,公孙颀转向了一旁的魏罃,脸上却是浮现出了一抹喜色。</p>
“臣为王上贺,为大魏贺。”</p>
“此战之后,蜀国必然会对我大魏彻底心悦诚服,我大魏在西南会少一强敌,而多一忠臣。”</p>
“不仅如此……”</p>
公孙颀的恭贺之声刚落,一旁魏罃的目光却是转向了南方。</p>
“原本的蜀国与楚国互为臂助,此番蜀国彻底倒向我大魏,楚国便是再失一臂。”</p>
“此战之后,纵观楚国周边,已是四方皆敌,再无援兵可求。”</p>
“那时就是我大魏聚天下诸侯共讨楚国,彻底解决这一心腹大患的时机所在。”</p>
收回自己的目光,魏罃的视线却是转向了一旁的公孙颀,眼中不由带上了几分好奇之色。</p>
“相国啊,寡人倒是很想知道,楚国会坐视蜀国彻底倒向我大魏吗?”</p>
“当然不会,不仅不会,而且臣以为必然会有大动作。”</p>
“报……”</p>
就在君臣之间交谈之际,一道赤色的身影却是快步来到了殿门之前。</p>
“启禀大王、相国,据楚国细作回报,四万楚军于昨日已然离开郢都,向着西方开拔而去,具体目的地尚不明确。”</p>
“回书,命其再探。”</p>
“喏。”</p>
等到来人退下之后,魏罃与公孙颀的目光相对而视,一抹果然如此的神情同时出现在了两人脸上。</p>
“相国你看,郢都城内的那位楚王果然坐不住了。”</p>
“既然楚军也已经动手了,相国以为应当如何应对?”</p>
“王上,楚国是独战强敌,可我大魏可不是孤军奋战。”面对魏罃的询问,公孙颀颇有深意地回答道。</p>
“正是如此。”</p>
“来人啊,派遣使者前往新郑告诉韩王,寡人想和他一道,会猎荆湘。”</p>
“谨遵王命。”</p>
看着又一道消失在面前的身影,已然是大半白发的魏罃却只觉得是踌躇满志,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