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二十九章 朝臣勋戚(排行榜加更第三章)

第二十九章 朝臣勋戚(排行榜加更第三章)

剩下的,就是以翰林院学士陈循为首的侍从之臣。</p>

终明一朝,翰林院的地位都非常特殊。</p>

论实权,它不能和六部相比,甚至连不同的寺监都不如,但是它的作用,却是任何衙门都替代不了的。</p>

它是臣的大本营,后备军!</p>

如果说科举为臣集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的话,那么翰林院就是这个新鲜血液的中转站。</p>

它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家侍读,属于臣当中的近侍之臣,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却是阁部重臣的预备役。</p>

至明后期,更是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惯例。</p>

这拨人,才是朱祁钰最为关注的。</p>

由于翰林是清流中的清流,故而他们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却在士林当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掌握着舆论的倒向。</p>

同时,也因为他们都只是预备役,所以跟于谦这样的部院大臣不同,他们也同样倚重于圣恩。</p>

翰林院再好,也得能够熬出头才是资历,若是被天子若恶,一辈子都窝在翰林院里修史撰书,那还不如直接外放当个知县御史去呢!</p>

因此这些人,算是臣当中,比较靠近天子那一边的。</p>

对于他们来说,救回天子,意味着自己立刻就能够受到重用,接替那些部院大臣,而不用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往上爬。</p>

这同样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p>

当然,身为臣的一员,他们不可能在明面上表现出来。</p>

毕竟,江山重于天子,是臣的基本盘。</p>

但是他们显然也不会像于谦这样的部院大臣一样激进。</p>

所以陈循的观点,事实上代表了大多数侍从之臣,以及一部分官位不高的大臣的想法。</p>

不必像勋戚那样一味退让,但是也不能像于谦一样,全然拒绝。</p>

边镇国土固然重要,连商量都不可能,但是若仅是金珠财帛之物,为了救回天子,给便给了。</p>

甚至于,只要能够救回天子,再过分些的条件,也未必便不能答应。</p>

对于朱祁钰来说,要将朝局上下拧成一股绳,首要要解决的,就是这些侍从之臣。</p>

对于勋戚,一来他们本就理亏,二来他们的利益和朱祁钰相悖,借臣之手打压便是。</p>

反正勋戚的根本是爵位,除了天子之外,没有人能够伤及他们的根本。</p>

在这个当口,臣的大棒,足够让他们乖乖听话,不敢闹出什么乱子。</p>

但是相对而言,这些侍从之臣就麻烦一些。</p>

他们本身就是臣的一员,而且皆是进士出身的清流之臣,同年,师生,前后辈,各种关系盘根错节。</p>

不可能动用强硬的手段。</p>

除此之外,这帮人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在士林中有强大的影响力,稍不注意,就会闹得人心动荡。</p>

朝廷要固守京师,舆论方面必须要关注。</p>

大明朝读书人的地位很高。</p>

大多数的百姓,对于这种大事的看法,都会受到周围读书人的影响。</p>

这些底层的士子,恰恰是翰林院能够影响到的。</p>

换而言之,通过在士林当中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翰林院能够影响民情民心。</p>

要稳定京师,他们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p>

所以今天,朱祁钰必须彻底的打消他们心里的小九九,将整个朝局都拧成一股绳。</p>

这也是他所有计划当中的第一步!</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