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因为战乱,傅津川无暇顾及庶务,一直忙于军事,这也让蜀中的盐商们都在观望。</p>
他们想看看傅津川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不到无可奈何之际,没人愿意让出本应该落在袋里的钱。</p>
但李明瑞经过这场子事也仿佛醒悟了一般,还什么钱不钱的。</p>
哪有命重要?</p>
路过的红莲贼都知道李家有钱有粮,是一口大肥肉,想来吃上一口。</p>
朝廷能不知道?</p>
不过是朝廷要脸,不会如红莲这般这样明抢。</p>
但是朝廷也能罗织一百个欲加之罪让李家从盐亭从蜀中除名。</p>
所以,这时候,万贯家财可能就是催命符。</p>
尤其在朝廷缺钱的时候。</p>
事情虽然还没到哪一步,朝廷也未必就会如此,但有些事不可不防,</p>
尤其是昨晚傅津川那句话。</p>
“富可敌国”</p>
这四个字想李明瑞来说,就像是警钟一样。</p>
不管如何,都得把这几个字摘下去。</p>
“李明瑞是个聪明人,应该听得懂我说的话。”</p>
官道之上,傅津川骑在高头大马上,并骑而行的是堂弟四郎。</p>
“这李明瑞聪明不聪明我是不清楚,反正李家这豪富我是真见到了,就昨夜那席上的美酒佳肴,好些稀罕物在上京城都难见到。怪不得是蜀中四大家之一。我看这不管是哪里的盐商,都富得流油啊。”</p>
傅津川去扬州上任的时候,四郎虽然没有跟去,但也听过五郎和六郎说起过,扬州的繁华。</p>
自然也听过扬州盐商是如何豪富,纸醉金迷的。</p>
杨一益二,蜀中的盐商怎么也差不多少吧?</p>
想到这里四郎则有些担心的问道:“三哥,这扬州的盐商背后有江南的士族,还有些跟上京的勋贵们沾亲带故,要么就是走了尚书宰相的门路,这李家背后?”</p>
傅津川道:“蜀中跟淮南不一样,天然闭塞,跟朝中的联系也不多,前些时日刘先生已经开始清查历年盐税的账目,我又去信给你三嫂,让皇城司那边也帮着查探一下。不过据我估计,蜀中这几家跟朝中来往并不密切,这中间应该是有一人,在其中斡旋,上面打通了朝廷的某些尚书宰相的门路,呵呵呵...”</p>
四郎作为同样是国公府出来的,对于兄长的话自然是听得明白,不免有些担心道。</p>
“那三哥准备如何做?这事搞不好会牵连一大批人啊。”</p>
“管他谁在后面,先查一番再说,如何处置又不用我操心。朝廷那些相公们整日里想寻咱们武家将们的错处,这事就让他们自己也斗上一斗。”</p>
傅津川很笃定,顺着蜀中的盐税一路查下去,朝廷里必然有一个身居高位的文官为这里遮风挡雨,少说也是一个尚书,说不准就是哪位相公。</p>
以往蜀中是蜀王主政,即便是没有参与其中,也不会愿意得罪朝中的文官士大夫。</p>
自己是个武人,若不在蜀中搞出些声响来,可就枉费了大明宫和东宫的一片苦心了。</p>
一世骁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