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贵人,此时正身着圆领袍,在大帐之中端坐。</p>
傅津川此时依旧神采奕奕,仿佛没有收到昨夜红莲袭营的影响。</p>
而帐中前来应卯的诸将,有些哪怕眼中满是血丝,也不敢漏出半分困倦之意,一个个眼睛睁得熘圆,昂首挺胸。</p>
这种做派还是让傅津川比较满意,“昨夜逆匪袭营,各营应对还算得体,这才没有招致祸事,不过切不可因此得意自满,须知骄兵必败,红莲此时还敢夜袭,就说明其斗志尚存,各部在夜间仍需严加防范,不可大意。”</p>
“末将等谨遵节帅教诲。”</p>
众人齐声应道。</p>
傅津川略微点点头,然后继续道:“军中须张弛有度,夜间值夜士卒,需要轮流交替,严加防范的同时,也需要让士卒休息得当,这些都有常例可依,各部可根据所部军情适当调整...”</p>
“杨行方陈轼”</p>
“末将在。”</p>
两人一听主帅点名,立马应声。</p>
“杨行方你是普州人,陈轼你又在普州为官数年,对于普州城的情况较为熟悉,这几日各部需要加紧打造攻城器械,你们二人则需要探查敌情,严密监视红莲的军的一举一动,将他们的兵力调配已经行营布防,都给我查个清楚明白,可有难处?”</p>
“绝无难处。”</p>
“谨遵将令。”</p>
两人听到傅津川的话后同时应道,好像怕应答晚了这桩差事插上翅膀飞了一样。</p>
这差事对他们两个而言,那就是等于是给他们送功劳一般。</p>
因为之前在乐至傅津川已经分别给他们机会露过脸了,让陈轼主持攻城,让杨行方率军追击。</p>
其实也是为了酬他们在赵福柏率军赶到之前,稳住局势之功劳。</p>
而他们也确实对得起傅津川的给得机会,拿出了不错的应对。</p>
陈轼调配攻城得力,算得上井井有条。</p>
而杨行方率数百骑追击也成功的迟滞了红莲军的行进速度。</p>
这两件可都是积功了,而今天把探查敌情交给他们两个本地人,就已经是栽培扶持了。</p>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p>
军情对于作战来说极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斥候队是全军装备最精,伙食最好,赏银最多,也是最容易升迁立功的缘由。</p>
但同样,后续战事中他们立功的机会也同样会少很多,因为傅津川也要把一碗水端平。</p>
在他手下,只要奋勇,绝不缺少立功的机会。</p>
这也是众人心知肚明的。</p>
感化军使杨西烈,静难军使王难得等人之前一直跟着赵福柏坚守不出,也在一直等待立功的机会。</p>
之前在乐至都知道是开胃小菜,给了陈轼众人也没什么好争抢的。</p>
但现在这场普州之战,都知道红莲叛军的精锐大部都在此,若是一战功成,那可就是一席大宴。</p>
怎么分配这桌大席,如何排座次,也同样是主帅傅津川需要考虑的。</p>
“七日之内各部加紧督造器械,骑兵要保证给我随时能拉得出营,严防敌军继续逃窜。”</p>
“七日之后,就是破贼之日。”</p>
众人听了傅津川的军令之后都有些明悟。</p>
七日之后,正是除夕。</p>
看来有些人的年关,难过了。</p>
一世骁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