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根刚要说话,旁边的李有财急了,赶紧拦住李大根,对老者道:“你出题。”</p>
他不是急着让老者出题。</p>
而是想缓解尴尬,不想让李大根与他们扩大矛盾。</p>
李大根见李叔说话了,他沉默不语。</p>
老者见状,有些得意的摇头晃脑:“脉象从四方面观察。</p>
脉数,脉位,脉形,脉势。</p>
晋王叔和著的《脉经》,把脉象分为24脉。</p>
明李时珍著的《濒湖脉学》,把脉象增加到27脉。</p>
你知道现在的脉象是多少脉吗?”</p>
李大根听的无语,这种考小孩的东西,竟然问他。</p>
索性给他们多说一点:“后来李中梓增加了一种,二十八种。</p>
其实真正的脉象近百种。”</p>
荒唐!</p>
老者指着李大根怒斥:“二十八种,是正解。</p>
但不要自作聪明,说什么近百种。</p>
你这种不严谨的态度,能当医生吗?</p>
赶紧找一个老师,好好调理调理你这些烂毛病!”</p>
李大根懒得跟他分辩了:“你什么意思?”</p>
他想知道,这些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p>
不会是为了来教育他的吧。</p>
老者淡淡地看着李大根:“年轻人,我们是怀着爱才之心。</p>
想把你调教成真正的医者。</p>
把我们这辈子经验传授给你。</p>
你要懂得惜福!</p>
赶紧给陆老道歉,也许他还能原谅你,收你做徒弟。”</p>
又回到这个问题了。</p>
李大根现在怀疑他们来的目的,就是收他为徒。</p>
虽然觉着这个想法有些可笑。</p>
可是这些人一言一行,都在往这个方向上发展。</p>
李大根决定反击一下:“收我为徒可以。</p>
医者先了解药物,但那些野生的药材,其实是不能直接入药的。</p>
必须要炮制,比如姜。</p>
我想问问你们有几种炮制方法。</p>
回答上来我就拜师!”</p>
陆松林听到这个问题,他笑了,儿子是做药材炮制的,有一个中药加工厂。</p>
他对这方面很有研究。</p>
他很自信地道:“你还没有拜师,这种情况,我是不愿意教你的。</p>
但我这人喜欢提携后辈。</p>
我就跟你讲讲姜的炮制方法。</p>
最简单的一种就是鲜姜,直接可入药。</p>
第二种就是干姜,晾干即可。</p>
第三种叫煨姜,就是用纸包住姜,用小火煨。</p>
第四种炒黑的叫黑姜。</p>
第五种,甘草煮姜。</p>
第六种,糖姜。</p>
就这些了,估计有些你听都没有听过,也算是给你长长见识。”</p>
叶长青觉得好笑,始终炮制方法,才说六种。</p>
而且鲜姜,干姜不叫炮制</p>
真正地算起来,他才说了四种。</p>
决定给他一点颜色:“子母姜怎么炮制?”</p>
陆松林脸色大变:“子母姜?</p>
什么子母姜,医书里从来没见过。</p>
你不会是胡乱说的吧!”</p>
不要说怎么炮制,听都没听过啊。</p>
其他老者你看我我看你,还有两个人低声讨论什么是子母姜。</p>
李大根冷声道:“不知道就不要乱说。</p>
子母姜就是姜发芽之后,嫩芽破土三寸为止。</p>
母姜状态变化不大。</p>
嫩芽和姜一起入药,这叫子母姜。”</p>
这……</p>
陆松林脸色极为难看:“这……没听说过啊!</p>
这个问题不算!</p>
太生僻了,平时极少用到。”</p>
其他老者也都交头接耳。</p>
议论这子母姜的事情。</p>
李大根心中冷笑,就这也敢当他老师,太狂妄了。</p>
再次问道:“我再问一个,什么叫老姜。”</p>
老姜?</p>
陆松林听到这个问题,他笑了。</p>
这问题太简单了,就跟问一个大学生一加一等于几一样简单。</p>
“老姜就是长老一点,彻底成熟才叫老姜。”</p>
旁边的几位老者点点头。</p>
他们很同意陆松林的说法。</p>
这问题初学医者都知道,不要说他们这些老中医了。</p>
问得太幼稚了。</p>
李大根摇摇头:“你说的那叫完全成熟。</p>
老,又叫死,彻底失去生命的迹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