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鼓着脸,十分不高兴。</p>
太讨厌这屁关系了。</p>
子女就是家长的所有物,他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了是吧!他们还不想出生呢,还不是家长非要生下来。</p>
总是说为你好为你好。</p>
那凭什么只能你强加于人,我们就得受着,你做错了我们也是为你好啊,你却还怪我们顶嘴不懂事。</p>
真是太不公平了!</p>
沈璃也无奈。</p>
毕竟现在自己是寄人篱下的,又是宫女所生,本来就不能奢求那么多。</p>
而且子女和家长的关系也就是如此。</p>
他们是第一次当父母,那说的好像我们不是第一次当孩子一样。</p>
但抱怨归抱怨,这是自然法则,他们只能尽量改变。</p>
“都休息好了吧,我们去找你们父皇吧,他现在正得空呢,之前还想说抽查一下你们的功课,一直没有空。正好你们不是马上就要到国子监学习去了,看看你们的学习水平,还要分班呢。”</p>
说罢就起身拉着沈玉往养心殿方向去了,方嬷嬷拉着沈璃也紧跟着。</p>
路上,沈璃在思考些什么。</p>
皇子们三岁就开始上学了,然后直到成年及冠/及笄,如果学业成绩非常优异后就可以提前出师然后由皇上评判后封赏什么的。</p>
沈玉说和现代的小孩一样,三岁开始上幼儿园一直到二十二岁大学毕业。</p>
然后毕业了就找工作,都是分三六九等的,好的大学找的工作也好一些。</p>
因为工作也是分门槛的,不过有专门学习技能的学校,出来以后就是中级/高级技师,是国家缺失人才,工资也就是俸禄也不少。</p>
所以说,不管你上的什么学校,只要发挥自己的特长,都不愁找不到工作的。</p>
这里也是一样的,都说贫苦人家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p>
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时。</p>
但你刻苦学习是一回事,你学进去没有,有什么成效这也是一回事啊。</p>
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考取功名,花费了不少时间钱还有精力,望子成龙,可孩子学不进去或者真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一次没成就是再来几次。</p>
最后愿望落空,孩子也学抑郁考抑郁了。</p>
得不偿失。</p>
也有的从小就跟着师父学习技术,就是建房子、修补东西还有商贩卖货物。</p>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这个道理,只要你找到你的人生方向,认真踏实地去做,都会有所成就,这样的人生就是完美的。</p>
普通人家是这样,他们这种的就是一出生就在罗马的人,家族要求也很高的。</p>
沈玉说,她知道的那些贵族子女还有有钱人家的都是去国外留学或者靠自己的户口优势,没考多少分直接就能上全国最好的大学,或者所有好学校随便挑。</p>
他们也是如此。</p>
国子监可是大洲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能到这去读书的,分为四类,也就是是官生、民生、举人和勋戚习读。</p>
官生顾名思义就是当官的,只要家里有适合入学的,都能进去读书。</p>
皇室子女自然也要入学读书的,只不过比他们高一级,有专门的皇室教室,可是由祭酒和司业也教学的。</p>
沈玉说就相当于现代的大学校长和副校长了。</p>
让他们来教小孩子,那真是屈才了。</p>
人家学识渊博,如果不是他们身份高贵,真用不着亲自教。</p>
正想着,就到了养心殿。</p>
高公公出来迎接。</p>
随着孟婉清进去,沈璃都是低着头的,毕竟渣爹不待见她,咱还是避着点吧。</p>
沈宏屹见孟婉清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了,便放下手中的书,走上前,抱起了沈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