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彩陶十三窑

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彩陶十三窑

这一时期的陶器造型朴实饱满,比例协调,装饰图案简洁大方,色彩明丽,集实用、美感于一体。</p>

制陶技艺代代相传,犹如黄河之水绵延不断。</p>

至隋代,界首便有了立窑烧陶的历史。</p>

至唐代,因与唐三彩产地阳洛为邻,界首三彩刻花陶器随之问世。</p>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的三彩刻画陶。</p>

但是,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风韵。</p>

关于界首彩陶的诞生,还有一个古老传说。</p>

最初,他们家族只烧黑陶,生产一些日用品。</p>

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父李渊,经过界首的“琉璃寺”,借住在附近。</p>

他夜间梦见幡台,上面摆放着绿、黄、白三色陶罐。</p>

醒来后,他立即命令附近窑匠做出三色陶。</p>

但是由于当时窑匠技艺有限,烧了三天三夜,只烧出了黄、白两色陶罐,想不出做绿陶的办法。</p>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铜匠经过窑厂。</p>

由于连续多日下雨,铜匠被迫在窑厂内做工。</p>

也就是因为这个,一些铜粉被风吹进窑里。</p>

没想到,这些铜粉竟然改变了陶的颜色,他们生产出来了绿陶。</p>

所以,铜粉就成了他们制陶的原料之一。</p>

当芦家掌握了制作三彩陶的技艺后,开始代代相传,并逐渐传布开来。</p>

到清末时,附近的13个村子都生产彩陶,形成了有名“十三窑”。</p>

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大量的界首彩陶,通过附近的大运河运到全国各地,并被作为一种奢侈品供给达官贵人。</p>

界首彩陶工艺起源的年代,其实并无明确的文字记载。</p>

在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古运河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界首彩陶片和部分剔花彩陶完整器。</p>

尤其是在一眼宋代井中,发现的界首刻花三彩陶片。</p>

这一次发现为我们研究界首彩陶的始烧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p>

在徐市明城遗址,也出土了界首彩陶器物及残片。</p>

通过这些发现,可以推断界首彩陶的制作工艺最晚在宋代。</p>

另外,据《华夏历史地图集·隋唐部分》,在颍河的发源地嵩山以北不足百里,便是唐三彩三大产地之一的巩县。</p>

而水运,又一直是古代运输的重要方式。</p>

因此可以推断,界首彩陶工艺的发展,很有可能是通过颍河,直接或间接受到了唐代的三彩工艺的影响。</p>

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黄胶泥,窑工又称之为“黄河淤”,即黄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黄色粘土。</p>

据《元史·河渠志》记载,黄河泛滥影响颍河是在元仁宗延年间,也就是在公元1314~1320年。</p>

当地窑工介绍,黄胶泥又有大、小胶泥之分。</p>

黄河泛滥之前的粘土,称为小胶泥,其性硬,只能做盆、盘、盏等造型简单的陶器;</p>

黄河泛滥以后波及到的地方,沉积的粘土称为大胶泥,其性软,可塑性较强,能制作造型较为复杂的陶器。</p>

(本章完)</p>

推荐阅读: 一念情起 真爱公式:替身少奶奶 快穿:反派不按套路来! 城市诱惑夜 都市之最强兵王 宠婚密爱:总裁的珠光宝妻 极品小渔夫 阴阳劫 权少掠爱:甜妻宠上天 吃货萌妻:首席厨神,满界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