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纯朴、幽深、内敛、风雅之美

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纯朴、幽深、内敛、风雅之美

庙底沟类型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极少量灰陶,以泥质红陶和夹沙红陶最常见。</p>

纹饰有绳纹、线纹、弦纹,还有少量附加堆纹。</p>

彩陶纹饰发达,常见纹饰有回旋勾连纹、花瓣纹、弧纹、豆荚纹、网格纹等。</p>

也有少量的动物纹、鸟纹和蛙纹等,其中以回旋钩连纹最为常见。</p>

新石器时代辛店文化,距今约公元前1500-前900,代表器型有彩陶双勾纹双耳罐。</p>

辛店文化分布在甘省洮河、大夏河流域和海青湟水流域的一支青铜时代文化。</p>

其陶器大多为圜底,主体纹饰为双勾纹。</p>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之中也有白陶罐。</p>

白陶最早见于汤家岗遗址,仰韶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都较为流行,西周以后消亡。</p>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当中,还出土过白陶双系背壶、白陶鬹等。</p>

白陶所用原料系纯度较高的陶土,成型后,入窑经约1000℃窑温焙烧而成。</p>

再就是红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出土的有红陶三足鼎和红陶鬹。</p>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p>

龙山文化陶器主要有灰陶、红陶、黑陶、彩陶和少量白陶等,制陶工艺比仰韶文化陶器有很大提高。</p>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约公元前2600-前2000年,出土有黑陶单柄罐。</p>

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齐鲁章丘龙山镇而得名。</p>

龙山文化陶器,以砂质黑陶和泥质黑灰陶数量最多。</p>

陶器的制法虽然还在使用手制,但快轮拉坯的使用已很普遍,因此器物形体较为规整,胎体明显变薄。</p>

黑陶与灰陶的烧造方法一样,均采用强还原气氛烧成。</p>

之所以会呈现黑色,是因为在烧成后期将窑停火封门,在窑顶孔上浇水,燃料中的碳素与蒸气结合渗入胎体即成黑色。</p>

齐鲁龙山文化的黑陶最为精致,其中有一种素面磨光的黑陶最具特色。</p>

其胎体薄而均匀,色泽黑亮,有的薄如蛋壳,故有“蛋壳黑陶”之美称。</p>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之中出土的有黑陶双系壶、黑陶弦纹双系罐、黑陶觚形三足杯。</p>

黑陶是在强还原气氛中,用烟薰法进行渗炭烧成。</p>

在入窑焙烧的后期停火封门,从窑顶孔上浇水,碳素与蒸汽结合深入胎体,再经打磨,即成光亮的黑色。</p>

对比仰韶文化彩陶,黑陶的单一颜色突显了其纯朴、幽深、内敛、风雅之美。</p>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距今约公元前2100-前1450年,其中经典陶器是红陶盉。</p>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继马家窑文化发展而来。</p>

主要遗址位于青、甘等地。</p>

齐家文化陶器独具特色,代表器形主要有双耳罐等。</p>

这些器型不要看简单,好像制作难度也不高,但是真要做好了,还真是很漂亮。</p>

(本章完)</p>

推荐阅读: 一念情起 真爱公式:替身少奶奶 快穿:反派不按套路来! 城市诱惑夜 都市之最强兵王 宠婚密爱:总裁的珠光宝妻 极品小渔夫 阴阳劫 权少掠爱:甜妻宠上天 吃货萌妻:首席厨神,满界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