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亚醜钺青铜手

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亚醜钺青铜手

盉,水器或酒器,鼓腹,腹部有管状流,有盖。</p>

这件青铜盉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盖子是一个人面的形象。</p>

眉似卧蚕、鼻似蒜头,一双眼紧盯着前方,略显无辜,人面的五官实在好笑。</p>

不过,若说是人的形象又不确切,因为它有两个犄角。</p>

结合器身后面一条蟠卷而下的龙体,盉的颈部两侧还有龙爪,这件盉的整体造型应该是一个“人面龙身”。</p>

人面龙纹盉从殷墟挖出,几经辗转传至国外,国内并无类似的盉出土,实在可惜。</p>

像是这样的青铜器还有一件,那就是亚醜钺,商代出品,齐鲁省博物馆藏。</p>

它通长32.7厘米,做的可以说有点不像样。</p>

那么不严肃的青铜器,还是很少见的。</p>

“亚醜钺”于1965年出土于齐鲁青州苏埠屯,因器身上的“亚醜”两字而得名。</p>

带有“亚醜”铭文的青铜器,应该是一个庞大的家族。</p>

共计发现了两件这样的铜钺,形制很像,均是人面的形象。</p>

不过这件亚醜钺的形象更可爱一些,双目圆睁,嘴角上扬,颗颗牙齿分明可见,这样带有人面的铜钺还是非常少见的。</p>

这种人面铜钺是在1966年出土,并且是出土于一号大墓。</p>

同出的人面钺共有两件,这是其中铸有铭文的一件。</p>

钺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肩宽23.3厘米,钺身作镂空人面纹眉、瞳、鼻突起,狰狞可怖。</p>

刃角外侈,在正背两面的人面形口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亚醜”铭记。</p>

铭文左为正写,右为反书,因此,该人面铜钺又叫亚醜钺。</p>

另一件铜钺,通长31.8厘米,刃宽35.8厘米。</p>

它是扁方形,方形内,肩部有两穿,刃部宽大。</p>

器身透雕张口怒目的人面纹,眉目鼻均突起,口稍凹下。</p>

苏埠屯1号墓是一座拥有四条墓道的大墓,墓室呈长方形,墓口南北长15米,东西宽10.7米,深8.25米。</p>

墓室中部有木板,筑成的“亚”字形椁室。</p>

两件铜钺,均出自北墓道口的位置。</p>

同出的其它铜器上也见有“亚丑”铭文,因此,专家推测这里可能是“亚丑”族的墓地。</p>

该墓主人,则可能是仅次于商王的方伯一类的人物。</p>

钺这种器型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为石质和玉质。</p>

在一些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墓葬中,石质或玉质的钺往往是标志墓主人身份地位的重要随葬品。</p>

至商代,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青铜钺。</p>

曾有考古学家将属于商代的近四十件铜钺,按铸造大小顺序分为三型八式。</p>

制作精美程度亦有不同,而最为壮观的当属出土于齐鲁的这两件大型铜钺。</p>

既然有人面大斧子,那么自然也有其他类型。</p>

殷墟亚长墓的“青铜手”,就十分特别。</p>

这件青铜器为商晚期的东西,现在藏在安阳殷墟博物馆。</p>

不过这一件青铜器为残品,它残长13.2厘米,宽6.8厘米。</p>

为什么说这件青铜器奇怪,那就是因为这件东西很像是痒痒挠。</p>

当然,看到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是假肢吧?</p>

不过,这个猜想很快就被否定了。</p>

推荐阅读: 御天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摄政大明 我是如何当神豪的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娇华 国潮1980 我从末世开始无敌 明尊 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