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复仇就变强:捡漏美利坚 > 第64章 唯一真品,孤品

第64章 唯一真品,孤品

“这玩意应该有上百年历史了。500美元。”</p>

“贵了些,200美元如何?”</p>

“铜都涨价了,400美元最低了。”摊主做出让步,看来挺想成交的。</p>

“成交。”</p>

萧迟脸上笑呵呵,努力克制情绪,插在上衣口袋的手却是忍不住颤抖。</p>

不科学啊!!!</p>

怎么会在这里出现真品!!!</p>

目前被大家公认的真品,无啊!!!</p>

正是宣德炉!!!</p>

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制造的铜香炉,从当时的暹罗进口了一批上好铜矿,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p>

当时朱瞻基亲自督促了整个制作流程,从炼铜开始、造型设计自《宣和博古图》和《考古图》等典籍,以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器型,绘成不同图样方案,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其过目,选出一款最终方准开铸。</p>

宣德五年,宣德炉制作完成。据说仅仅铸造了3000件,器型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绝对是中华香炉历史上的巅峰之作。</p>

此等入藏皇家贵族的香炉,令当时的官宦富商垂涎不已,仿造之风自然盛行。传言当时在宫廷中主管司铸的官员,召集原来的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出售。</p>

如同中华瓷器但凡精品必有仿品,制作宣德炉之风也风靡了数百年。历代工匠制作香炉均以宣德炉为范本,并不以本朝年号书款,而是在炉底留下宣德年制的款识。</p>

时至今日,古董圈子内的各朝各代所制的宣德炉比比皆是,导致业内泰山北斗鉴别正品宣德炉都困难重重,无人有把握。</p>

萧迟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铜炉,手腕一翻,底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赫然入目。</p>

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黯淡却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p>

眼前这一款正是典雅的藏经色,黄亮,稍似赤金,晶莹中带有油腻质感,美哉!</p>

可惜的是,没了底座啊……</p>

正品宣德炉,按照史料记载,是带底座的。</p>

“老板,这没有底座吗?”萧迟不甘心问道。</p>

“没见过,到我手上就这样了。”摊主摇头。</p>

……</p>

好吧,这就是命。</p>

历经数百年颠沛流离的宣德炉真品,终究缺失不全。</p>

不过,能保存下来这么一件炉身,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p>

快步回到车上,萧迟长出一口气,反复摩挲着铜炉,眼中竟然泪光涌动。</p>

“国宝啊,你再也不会流浪了,我会送你回家!”</p>

桑托不明所以,面面相觑,和老陌他们互相比了嘘声手势。</p>

等了半天看萧迟情绪稳定才敢发问:“萧迟,这是国宝级别?”</p>

萧迟狠狠点头,笑中带泪:“当然!真品宣德炉!据说当年清朝首富盛宣怀花了八千两白银血本购买一个。”</p>

八千两白银啊!</p>

当时帝都东四牌楼一带的标准四合院价格最高价也不过2000两白银!</p>

放到如今,至少相当于好几亿了!</p>

恐怖如斯!</p>

“可惜,后来似乎被某人给抵到青楼喝花酒了,老鸨又以几百两的价格卖给了古董贩子……”</p>

“从此,宣德炉真品如石沉大海,没有再出现过。”</p>

萧迟说完抚去眼角泪花,露出欢笑。</p>

瞳术视过往早就清楚看透:自己手中这一座,正是当年流失的那一座宣德炉!</p>

他这一番讲述下来,已经把桑托他们震惊到说不出话了。</p>

孤品!</p>

稀世重宝!</p>

外行也知道萧迟今天捡了天漏了!</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