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要收的赋税总数、要征的兵员总数不会少。我帮晴水村躲过了赋税和征兵,那些分摊在晴水村头上的压力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到其它村子头上。”</p>
“我能救下一个晴水村。也只能救下一个晴水村。”</p>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不平事实在太多了,他根本管不过来。</p>
但为什么就是觉得不甘心呢。</p>
在南流景完全陷于这种情绪不能自拔时,姚容的话在他耳边回响。</p>
一如既往的温柔,循循善诱。</p>
[流景,你在想什么?]</p>
“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p>
“老师,我只是觉得,很多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p>
但不应该是这样的,那应该是怎么样的呢……</p>
姚容听出了他的未尽之意,话锋一转,突然道:[你抬头,看看你面前这棵树。]</p>
面前这棵柿子树比周围其它柿子树都要高大,枝叶舒展,在微风吹拂下发出沙沙脆响。</p>
南流景抬头盯着柿子树看了许久,依旧不知道姚容要他看什么。</p>
他哭笑不得,刚想开口问姚容,视线陡然一凝——</p>
一朵淡黄色小花,舒展着四片花瓣,被四方形的嫩绿色花萼包裹着,整体呈现出一个低垂的形状。宛如一只低垂的黄色小喇叭。</p>
花萼比花瓣大上许多,乍看过去,花朵像是隐藏在叶片间,十分不显眼。</p>
但南流景很眼熟这种花。</p>
这是一朵柿子花。</p>
***</p>
每年五到七月,到了树龄的柿子树都会开花。每朵花只能盛开十天左右,然后就会凋零,结成青色的小柿子。</p>
这片林地种的柿子树,树龄都在二到四年间,会开花很正常。</p>
不过如今已到八月,如果不出意外,这应是漫山遍野里最后一朵柿子花。</p>
[还记得我们在长信宫种的那棵柿子树吗?]</p>
南流景点了点头:“我今天还跟梁师父打听了下那棵柿子树的情况。梁师父说它长得非常好。”</p>
[我一直觉得你和柿子很有缘分。]</p>
这个缘分,可以说是非常深了。</p>
[后来慢慢地,我发现你和柿子花很像。]</p>
南流景眉梢微微上挑。</p>
已经长开的眉眼露出几分少年风姿,锐利又夺目。</p>
“为什么不是牡丹和兰花。”</p>
不是他不喜欢柿子花,只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多用梅兰竹菊自比。富贵风流则莫过于牡丹。</p>
相比之下,柿子花是北方旷野上最常见的花,却在文学作品里没有任何存在感。</p>
姚容笑道:[牡丹是富贵之花,兰花乃君子之花。与它们相比,柿子花确实太普通了,不漂亮,也不名贵。]</p>
[但你的未来注定波澜壮阔。既然已经站到了最顶端,就不必再把自己看得太重。]</p>
[站在顶端的人,需要的不是凌驾于众生之上,而是像柿子花一样,恭谦低头。]</p>
[因为天下万民,山河社稷,就在脚下。]</p>
南流景下意识低下了头。</p>
他的脚下,是贫瘠干裂的土壤,是深深扎根在土壤中、遒劲粗壮的树根。</p>
但也许是因为姚容这番话的影响,南流景竟像是透过这些,看到了大烨子民。</p>
——他看到了那些贫穷困苦,却依旧拼尽全力活下去的大烨子民。</p>
姚容笑了笑,又说:[柿子花应该是你最期待看到的花吧?]</p>
南流景一怔,深埋在岁月里的记忆随之浮现。</p>
每一朵柿子花,几乎都能结成一个柿子。</p>
以前每到夏日,他闲着无聊了,就要站在树底下,仰首数着今天有没有新的柿子花冒头、盛开。</p>
这种期待收获的心情,就和夏天的蝉鸣、夏天的炎热一起,定格成了他对夏天的印象。</p>
“是的。它是我最期待看到的花。”</p>
[柿子花的花语是事事如意,它代表着人世间最美好的祝福,更象征着收获的季节即将来临,所以它也是很多人期待看到的花。]</p>
[难道你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吗。]</p>
姚容的话语,总是带着一种奇异的说服力。</p>
梁师父总说他懂得如何打动人心,但南流景知道,那是因为梁师父没有听过他老师说话。</p>
“我当然想成为这样的人。”</p>
[我记得,你一直都很喜欢唐太宗李世民说的那句’天下人才入吾彀中’。那你还记得他说过的另一句话吗。]</p>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师想问的是这句吗?”</p>
[李世民觉得,百姓是水。那你呢,你觉得,大烨百姓是什么。]</p>
“我……”</p>
南流景微微启唇,话未出口,眼眶却不自觉有些湿润。</p>
无论哪个朝代的百姓——</p>
在王朝兴盛之时,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有多好。</p>
但在王朝出现衰败倾颓之势时,他们永远是最先受到冲击、最先承受苦果的一个阶层。</p>
所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p>
历史记录王侯将相,为高官贵胄歌功颂德、赋诗作词,却永远对百姓吝惜笔墨。</p>
他们永远不会成为时代的主角,只能成为时代的背景。</p>
他们是诗句里的“路有冻死骨”,是史书里的“岁大饥,人相食”。</p>
是千千万万人,是寥寥几笔书。</p>
可是他们真的不重要吗?</p>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如果他们真的不重要,君舟民水的说法就不会流传千年。</p>
许久,南流景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我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让我回来晴水村看看了。”</p>
“埋头在书房里写文章时,我以为我已经看见了他们的苦难,我以为我已经理解了他们的痛苦。”</p>
“但是我现在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有多天真,有多傲慢。”</p>
他在冷宫里的岁月,确实枯寂而漫长。</p>
但他还能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拥有抗争命运的可能。</p>
那千千万万,最普通、最平凡的百姓,是没有发声机会的。</p>
他们的痛苦,明明撕心裂肺,却又微不可闻。</p>
只有当他们被逼到没有一丝活路,爆发农民起义时,他们的声音才会被那些王公大臣放在心上。</p>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王朝末年都会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p>
当朝廷不管他们的死活,甚至还要将他们往死路上逼的时候,难道还不允许他们自救吗?</p>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就是他们对于傲慢的回应。</p>
[不要指责自己。]</p>
姚容声音温和:[告诉我答案吧。]</p>
“我觉得……”</p>
南流景解开腰间的天子剑,半蹲下来,骨节分明的指尖覆在湿润的土壤之上,又从土壤一点点抚至遒劲的树根。</p>
最后,他沿着树根一路向上,掠过树根,掠过枝干,将目光停顿在那朵淡黄色的小花上。</p>
“天子是一棵柿子树,是一朵柿子花。百姓是供养树木的土壤,是深深扎入土里的树根。”</p>
“他们是时代的根基。”</p>
“也理应成为时代的主角。”</p>
姚容再次确认:[你真的觉得老百姓如此重要吗?]</p>
“是。”南流景无比肯定,“一个王朝,可以失去它的君王,可以失去它的臣子将军,却必须要拥有它的子民。从来都不是子民需要君王,而是君王倚仗子民。”</p>
[当年我告诉你,柿子表皮被鸟雀啄出痕迹的苦恼,不只是你一个人的苦恼,也是种有柿子树的千家万户的苦恼。]</p>
[由此引申一下,晴水村的遭遇,其实是大烨千家万户的缩影。]</p>
[你现在只能救一个晴水村,但你——甘心只救一个晴水村吗?]</p>
南流景感受着自己剧烈跳动的心脏。</p>
他遵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甘心。”</p>
“我已经看见了天下百姓的苦难,不能自欺欺人,说自己没有看见。”</p>
[很好。]</p>
姚容轻轻一笑:[在我和你刚刚绑定的时候,你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p>
[你说,你没有成为皇帝的野心。我当时没有回答你这个问题,只是告诉你,不要想那么多,先好好按照我说的去做。]</p>
[于是这三年,你将我发布的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好。]</p>
[时至今日,我觉得你应该能自己回答出这个问题了。]</p>
[剔除掉我的要求,只从你的本心出发。你告诉我,现在的你,是发自内心想要那个位置了吗?]</p>
这一瞬间,南流景的脑海里闪过很多很多片段。</p>
他想到了那天午后,老师说起的姚家、季家、永庆帝的抗争。</p>
想起了屈建白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p>
也想起了齐明煦藏在暗处射出的那两箭。</p>
最后,他想到了他自己。</p>
他绑定的系统,是明君养成系统;他的老师,想将他培养成为一代明君;他用的剑,是天子剑;他所学的课程,是治国之策。</p>
他前进一步,可能是山河在握,也可能是身死道消。</p>
但他后退一步,却必然是生灵涂炭。</p>
宝石弃于荒野,依旧是宝石。明珠蒙上灰尘,依旧是明珠。</p>
可只有镶嵌在天子冠上的宝石和明珠,才能恩泽众生。</p>
其实直到现在,他好像还是没有太大的欲望,对那个至尊宝座没有生出任何向往,更不愿被困在冷冰冰没有一丝人情味的皇宫里。</p>
但他心有不平。</p>
他想站到历史最高的舞台上,为天底下千千万万人发声。</p>
他想像那位唐太宗李世民一样,将“民为根基”四个字钉刻在岁月长河之上,让后世无数人,也包括当下无数老百姓,都深深记住这个道理。</p>
那股积压在心底的情绪,终于化作清晰的言语——</p>
“上斩昏君,下诛权臣。”</p>
“这就是我的剑。”</p>
“吊民伐罪,解民倒悬。”</p>
“这就是我的道。”</p>
“如果是我的话……”</p>
“如果坐在明堂上的人是我的话……”</p>
南流景抬起手,轻轻按在剑柄上,然后一点点收紧自己的手指:“我绝不会让这些事情发生。”</p>
锵地一声——</p>
这柄蒙尘多年的天子剑,终于再现世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