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一会儿,就已经有好几名书生陆续登上了高台。</p>
他们所作的诗词,在云逸这个熟读唐诗三百首的现代人看来,不能说好,倒也还算中规中矩。</p>
而结果也确实如云逸所料,大部分都是乙等和丙等,并没有甲等评价出现。</p>
又观察了一阵,云逸渐渐发现了问题的所在。</p>
这幅寒江独钓图,大胆运用了水天一色的构景,仅以淡墨寥寥数笔在船旁勾勒出水纹。</p>
虽然构图精妙,但是由于作者对留白的运用堪称空前绝后,这就导致大部分题诗者的落笔,也都聚焦在了船上。</p>
如此写出来的诗词,自然也就少了那种烟波浩渺寒气逼人的意境。</p>
即使有个别学子体会到了那种空疏寂静的美感,但是由于无法用诗词精确表达,最终也只是得了庄静庵一个乙等上评。</p>
云逸见暂时出现了冷场,便准备抬脚登台,没想到刚上前一步,就发现左侧台阶竟有一人和自己同时拾级而上。</p>
只见那人白衣似雪,一柄题了字的折扇被他摇的哗哗作响。</p>
再看相貌,虽然眉宇间有那么一丝阴柔,但也不失为一名儒雅的翩翩公子。</p>
那人见云逸竟敢和自己同时登台,冷哼一声,眉眼一挑,便不再去看云逸。</p>
云逸如今已经登上台阶,自然没有再退回去的道理,毕竟一旦后退,就等于自行认输了。</p>
“居然是叶良辰,他一登台,恐怕今日的头筹就非他莫属了!”</p>
“这叶良辰是何许人也?你为何如此肯定他能拔得头筹?”</p>
“叶家嫡子叶良辰你都不认识?他可是咱们临江县最年轻的秀才。”</p>
“哦,难怪县令大人都望着他抚须而笑呢!”</p>
……</p>
见登台之人居然是叶良辰,人群中顿时议论纷纷,有羡慕,有崇拜,当然也有妒忌。</p>
“那个和叶公子同时登台的人是谁?一身打了补丁的儒衫,他哪里来的自信和叶公子一较高下?”</p>
“谁知道哪个穷乡僻壤出来的愣头青,想来是准备借机制造一些噱头,好让自己扬名吧!”</p>
……</p>
对于台下的议论,云逸并未放在心上。</p>
自己本就是为了名利而来,既然做得,旁人又如何说不得呢?</p>
虽然云逸并没有和叶良辰一较高下的心思,不过既然遇上了,也没有就此退却的道理。</p>
云逸还未登上高台,那些围观的学子中便有人高声叫喊了起来。</p>
“那人不是云逸吗?”</p>
“可不就是他嘛!”</p>
“他一个连童生都没有考过的人,到底哪里来的勇气登上高台啊!”</p>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他一个被刘夫子除名的人,又哪里见识过这等场面。”</p>
一些不认识云逸的人,听到几人议论,也纷纷探过头打听了起来。</p>
那几人见成了众人的焦点,脸色瞬间便兴奋到涨红,于是滔滔不绝的讲述起了云逸在私塾里的糗事。</p>
几人越讲越兴奋,后来甚至编排出云逸偷看张寡妇洗澡的事情来。</p>
“啧,没想到临江县的读书人里面,居然出了这么一个败类!”</p>
“呸,他一个童生都没考过的人,也配叫做读书人?”</p>
……</p>
一群人侃侃而谈,好不热闹。</p>
当云逸走上高台站定的时候,他在众人眼里,已经成了一个人品恶劣且学识浅薄的斯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