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逍遥小王爷 > 第五百二十九章 恩旨召见

第五百二十九章 恩旨召见

光绪要召见康有为,有许多种办法,但是这样一来也会遭到许多重臣的非议,而光绪才刚刚尝到掌权的滋味,且在朝廷的根基未稳,还不愿因此把所有人都得罪一遍。</p>

而此刻对光绪而言,把载洸推到前面去,挡一波攻击,就很有必要了。此刻,两人似乎都想到了一个点子上,就像两个闭环的圈相互嵌套,你也不知道是谁套住了谁。</p>

载洸也领略到了他的心思,而载洸也有意为光绪引见康有为,正好顺水推舟,“臣愿意为皇上铺平此路。”</p>

光绪两眼放光:“你有何良策?”</p>

载洸:“臣欲在商办衙门设立一单位,名曰‘学术阁’,专门研究西方政治学、科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且正在为推行白话文,普及义务教育做准备,此事在两月前已经奏报朝廷,皇上已经准旨特办了。</p>

而其中学术阁侍读学士一职,正是四品官职,此职位,臣到现在还空着如果康有为担任了此职位,皇上便能名正言顺地召见他了。”</p>

光绪点了点头,“你的建议,甚是妥当,朕很满意……只是,这样的安排会不会太过突兀,由此引来非议?”</p>

载洸:“那康有为不是也办了强学会吗?强学会的宗旨跟学术阁的目标不谋而合,康有为一行人也在研究西学,让他担任此职名正言顺。”</p>

光绪:“但是,如此一来,群臣都知道是你将此人引荐给朕,他不遭受非议,你就要遭受非议了。”</p>

载洸:“为朝廷举贤,为皇上分忧,本就是臣之职责所在,别说是遭受非议,即便是赴汤蹈火,臣也在所不辞。”</p>

光绪紧紧地握住载洸的手,“谁人不知我大清醇亲王有王佐之才,得王弟辅助,朕如鱼得水,何愁国家不强,社稷不兴!”</p>

载洸:“得遇明主,臣弟三生有幸。”</p>

光绪又沉思了片刻,叹了口气说:“就怕他康有为,未必有你的才能啊。”</p>

载洸这才拿出翁同龢事先写好的治国之策来,“皇上,这是臣代翁同龢呈递的治国策论,请皇上过目。”</p>

光绪皇帝接过那一纸策论细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着:</p>

“臣,工部主事康有为,二陈今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大清如今已到了穷途末路,虎狼窥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若再不变法,富国强兵,若再遭劫难,恐无力回天。</p>

新政一日不举,国事一日难为。臣愿竭尽毕生所学,为皇上出谋划策,举变法之旗帜,凝聚四海九州人心,振兴大清,一雪前耻。</p>

自强雪耻之策有四:即富民、养民、教士、练兵。审端致力于上述四策,则在乎求人才而擢不次、慎左右而广其选、通下情而合其力。以求人才得,左右贤,下情达。</p>

皇上若能尊贤而尚功,保民而亲下,使有情必通,有才必用,何愁大业不成?日本西洋亦有议院,臣请设议院以通下情,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变法亦先从议会伊始。</p>

……”</p>

一名是急于效仿西方政体,变法求成、建功立业的臣子,一名是急于巩固政权、维新变法、进而树立权威、凝聚权力的皇帝,两人的理念跟目的不谋而合。</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