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洸摸着她的头发抚慰了下她,笑了笑,无奈地说:“把钱给他吧,咱们先进去再说。”</p>
娟儿把身上可以藏银子的地方都搜了个遍,也只是找到了几十两银子。“主子,出来的时候没有准备,就只带了这些银子了。”</p>
那个门卫笑道:“这两位爷,你们要是没钱的话,就等改天备好银子再来吧,天色已晚,我们要关门了,恕不奉陪。”</p>
娟儿气得脸蛋通红,破口大骂道:“混蛋!你可知道我们家主子是……”</p>
“等下!”载洸既止住了娟儿接下来的话,又把那个门卫唤了回来,将佩戴在腰间的随身玉佩交给了他。“这个,值几百两。”</p>
那门卫拿过玉佩,用半信半疑的眼光望了一眼载洸。“这位爷,你拿不出钱来,也不用这么糊弄小的吧?”</p>
载洸笑了声,说:“放心吧,假的真不了,就这色泽,这纯度,识货的人都知道是一块上等好玉。”</p>
那人犹豫了一会,说:“行吧……几百两就几百两,我就去通报一声,至于我们家大人见不见你,就看你的运势了。你就在外面等着吧。”</p>
娟儿气得直跺脚,“主子,那可是你从小带在身上的玉,怎么能说给就给呢!”</p>
载洸笑了下说:“你放心,我的东西,就是给了他,他也无福消受。”</p>
娟儿仍咽不下这口气,“你说,连个小小的看门人,都敢坐地起价,这么明目张胆地敛财了,这天底下还有王法吗?”</p>
载洸叹了口气说:“民间有言,官愈大,门愈多,禁愈严,见愈难。这收门包,也是当下贪污腐败风气的一个缩影而已。”</p>
“主子万人景仰,何时受过这种气,这要是在京城,准把这些人捉到牢里去,让衙吏好好调教一番,让他们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规矩!”</p>
看着她那气急败坏的模样,载洸倒不怎么生气了,反而笑了出来。“你不知道,就连皇宫奏事处的太监,都敢收督抚的银子。</p>
远的不说,就说那个李莲英,你别看他一路上对我毕恭毕敬,唯唯诺诺的,平日里,他仗势收取的贿赂,可是不计其数。这京城有京城的朝廷,出来外面,也有外面的朝廷。”</p>
“哼,娟儿就是气不过,这么些人,平日里都不见得为百姓干点实事,就知道贪污敛财。主子,你今后要是当了更大的官,可得好好惩治这些人。”</p>
载洸何尝不想整治这种不良风气,这收门包的现象由来已久,连在皇宫里都是被默认的,何况地方官。</p>
下到门卫收门包,上到贵胄重臣,为了讨好慈禧一人而漠视百姓跟国家,整天在一些吃喝玩乐上的事花心思,实属悲哀。</p>
这是日渐僵化的封建体制所产生的产物,只有从根本上改革制度,才能改变现状。</p>
这可是,载洸现在连这种收门包的不良风气都改变不了,何谈改革制度?</p>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看门的人已经去向李鸿章传话了。“李中堂了,门外有人要见您。”</p>
李鸿章带着一双老花镜,借着微弱的烛光批阅公文,头也不抬地说:“谁啊,都这么晚了,没看见我正在处理公务么?让他们回去,改天再来。”</p>
“是。”</p>
那个仆人刚要退下,李鸿章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停下手中的笔,猛地抬头说:“且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