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传出声音:“方丈请进。”</p>
本因这才推门进屋,堂中并排放着三个蒲团。</p>
一名高大魁梧,犹如佛门护法金刚的僧人,与两名枯黄精瘦的僧人,面朝大门并列而坐。</p>
两名精瘦僧人法号分别为本观、本相,是本因的师兄。</p>
魁梧僧人叫本参,是本因的师弟。</p>
无论是寺庙的住持方丈,还是门派的掌门人,未必都是同辈中最大的那个,也不一定是武功最高的,但多半是最具管理才能的。</p>
本因进屋时,三僧便已经起身,本观开口问道:“师弟,寺中发生了什么大事?”</p>
本因神色凝重的道:“延庆太子回来了。”</p>
“什么?”</p>
三僧闻言皆是脸色一变,体形魁梧,性子也相对较急的本参追问道:“可能确定来者身份?”</p>
本因颔首道:“应当不假,来者相貌与先皇先后皆有六七分相似,且他是来找枯荣师叔为他做主的。”</p>
“若身份有假,他焉敢直面枯荣师叔?”</p>
三僧尽皆沉默,片刻之后,本观开口询问道:“师弟有何打算?”</p>
本因叹了口气,道:“此事十分棘手,延庆太子来找枯荣师叔做主,显然是想请师叔为他证明身份,助他拿回属于他的皇位。”</p>
本参断然道:“决不可能,如今正明根基已固,便是枯荣师叔,也不可能动摇得了。”</p>
本相附和道:“况且正明宽仁爱民,颇得人心,通国文武百官、士卒百姓,人人拥戴。”</p>
“枯荣师叔乃是有道高僧,向来深明大义,不可能会同意此事,最多为他争取个亲王之位。”</p>
本观摇头道:“亲王之位也不可能,他毕竟是前太子,这个身份大有文章可做,若他留在大理,势必让大理陷入动荡之中。”</p>
“想来延庆太子也很清楚,如今的大理已经容不下他。”</p>
“不如先去探探他的口风,看他究竟意欲何为,再决定是否惊动枯荣师叔。”</p>
其他三僧皆合什道:“善哉善哉。”</p>
……</p>
李慕在禅房等候了顿饭功夫,便见一行四僧鱼贯而入,进入禅房。</p>
本因对起身的李慕道:“施主,这三位是贫僧的师兄弟,本观、本相、本参。”</p>
李慕礼节周到的对三僧抱拳一揖,道:“见过三位大师。”</p>
三僧合什还礼,“阿弥陀佛,善哉善哉。”</p>
见礼过后,本观开口道:“不知施主此来有何诉求,你尽可直言,若能帮到施主,我等定不推辞。”</p>
李慕看向本因,道:“在下的诉求,方才已告知方丈大师,无他,求见枯荣大师而已。”</p>
“还请诸位大师,勿要以枯荣大师闭关参禅为由推脱,在下相信,事关大理皇朝兴替,枯荣大师绝不会坐视不理。”</p>
四僧面面相觑,本观蹙眉道:“施主,若你早些年回来,或许还事有可为。”</p>
“你自己应该也很清楚,如今根本不可能成事,又何必苦苦相逼?”</p>
这话倒也没毛病,两年前杨义贞造反成功,顺利坐上皇位。</p>
段延庆见大局已定,只当自己再无机会,便远走东海,苦练武功,想着他日武功大成,再回来刺杀杨义贞,夺回皇位。</p>
结果这一去两年,一门心思闭关苦修,对外界信息一无所知。</p>
谁能想到,杨义贞只当了几个月皇帝,就会被鄯阐侯高家父子给干掉?</p>
等他武功有成归来时,都已经是保定二年,段正明早已坐稳皇位,他还在湖广道惹上强敌,被人围攻至残。</p>
要说这事还得怪段延庆自己,他要是能耐心观望一些时日,在鄯阐侯起兵讨逆时主动现身,哪还有段正明什么事?</p>
都是命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