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汉末争鼎 > 第四百二十八章 知情在心

第四百二十八章 知情在心

看完一场较为精彩的沙盘推演,王耀心情变好了许多,看来官塾总院并非如先前突破班组所显现的那般不堪。</p>

人才还是有的,就好比这军略丙班,那名唤作方去死的小家伙就挺有意思,一番战略规划虽然谈不上有多精妙,许多地方也有些想当然,但考虑到对方不过是入院不久的新入学员,能有这般表现,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p>

起码放到二三线驻防部队去,这水准已经堪堪达到了参军的水准。</p>

没错,尽管战略这一类的学员都是按照一军统帅去培养教学的,但实际上他们毕业了顶破天也只是个军中参谋。</p>

水准之间的差距,也不过是调往哪支军队罢了。像是徐三富这般四平八稳的中庸学员,提不出多精妙的建议,但胜在心态好性情平稳,适合放到驻防紧要所在的守备部队中去。而方去死这类较为激进也具备有一定才华的参谋,则一般会放到一线部队乃至突破部队中去。</p>

当然也不是说一辈子没前景注定就是个参谋,他们立下功劳同样可以升迁,而因为出自官塾总院知根知底天然忠心,又本就是当作统帅来培养,故此这些参谋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p>

倘若统帅</p>

遇到意外无法指挥军队,要么就由副官来接任指挥权,要么就直接由他们来进行指挥,并且即便是副官暂行大权,也会充分听取他们的建议,仅仅因为他们出自官塾总院,是王耀的门生,是绝对忠诚于王耀的嫡系中人。</p>

正常情况下,参军积攒够了功勋,就会被直接提拔为一支小规模部队的最高长官,级别会随功劳不断增长。不要小看这一点,也就是因为出自官塾总院了,不然没有任何一个军中职务能够直接跨越一把手和副手这道鸿沟。</p>

“方去死不错,给他些嘉奖,告诉他这是我的意思,叮嘱他要永远虚心好学,不改初衷,砥砺前行。”</p>

“诺!”</p>

随口朝韦达吩咐了一句,王耀当即便离开军略丙班,朝前方的教室视察而去。</p>

这一番看望情形不错,军略大类数个班组都挺有水平,似如方去死之流大有人在,王耀印象深刻记得姓名的就有许多,如:李平、张胲、徐罔、陈林、陈智、吕威、赵志忠、胡士杰等人。</p>

这些人的总体战略眼光都很不错,且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好比那徐罔,就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四平八稳。他这种四平八稳和先前那个徐三富有着本质区别</p>

,同样是扬州地形攻防战,徐罔只需十万兵马。其进退有度各部之间布署的极有章法,不行险招任何一面接敌转瞬便有八方来援。一环接一环恰到好处,环环相扣相互解围。此子还极擅野战善借地势,由他来统帅的军团看似循序渐进稳步蚕食,可速度偏偏还很快,一点也不比四面猛攻要慢。</p>

和堂堂正正硬推过去的同窗徐罔截然相反,来自幽州的军略学员吕威就最爱玩阴招,且擅长见招拆招。</p>

在吕威调度下,庞大军队如臂驱使,其偏爱险招,最擅隐藏主力,调动大批小股部队兵分数路袭敌紧要。倘若敌方想要吞下这些小部队,那就中了吕威的算计。往往回过头来才发现都城已失、粮草已被尽数焚毁。如果对手按捺得住性子,硬是要搜寻出敌人主力在哪,那也无妨。吕威就亮出大军与之厮杀,先前派出的小部队就不断游戈在敌后肆意袭击洗劫,逼得对方焦急下暴露破绽,吕威便可觅其良机一举破敌。</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