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浩阅文学网 > 汉末争鼎 > 第五十三章 人杰地灵

第五十三章 人杰地灵

下午未时,王耀来至西城外。</p>

与只在陽翟城设有一座宅邸的袁家不同,荀家却是全族都在颖川,有独属于氏族的庄园,占地极大、物产颇丰。</p>

一路乘车行进,王耀抵达城外十五里处的荀家庄。或是广出文士的原因,把守大门的并非披甲武士,而是几个手捧竹简的儒生。不过从那手上的老茧,与握柄处已经被磨得发亮的长剑来看……</p>

这几个看门儒生,未必就比武士差。</p>

不准打起来还要更凶。</p>

通禀完姓名,王耀立刻得到儒生们的盛情接待。其中分出两人,一人快跑去庄中汇报情况,一人迎着来客入内。</p>

他们谈话皆是从容不迫,自有气度。</p>

“久闻将军大名,今日能够相见真是万幸。王君之事迹我素有耳闻,您逢战必胜,以我观来封疆拜候也指日可待。但我敬佩将军,却是安平国之事。”</p>

“哦?”</p>

王耀听声一怔,没想这看门的儒生并非客套,而是对他真有研究。</p>

“刘续既是汉室宗亲,又贵为藩王,可心中毫无仁义道德,苛待治下子民,加上以往还有些罪责,数罪并罚,已于上月革职问斩,其家眷流放边疆。”</p>

儒生边走边笑,朗声道:“刘续尸位素餐,膝下世子也是为非作歹惯了,遭此一劫真是大快人心!佩服将军</p>

,那时您刚出并州未有赫赫功名,更还是白身,便能不畏权贵,于信都主持公道。”</p>

“听闻千余精壮难民,还自发加入您的帐下,任劳任怨,忠心耿耿。”</p>

“真是当世佳话啊!”</p>

“兄台这都知道,敢问尊姓大名?”</p>

此刻王耀多少有些迷糊,这位儒生谈吐优雅姿态得体,还能打听到消息,显然不该是看门人。莫非荀家这般恐怖,随便一个家丁都能说会道,腹有乾坤?</p>

“在下荀攸,字公达。”</p>

荀攸?</p>

王耀眉头一挑,不禁感叹颖川人杰地灵,连看大门的都是顶级谋士。</p>

荀攸是荀彧侄子,却年长荀彧六岁。其极擅军略奇策,用计灵活多变,曾谋刺董卓。讨张绣灭吕布,曹操都是用了他的策略。再后,其计斩颜良文丑,官渡之战亦是立下大功,可谓算无遗策。</p>

虽然其后世名声不显,但荀攸不比荀彧差,严格说来应该是相当的。不过是一个主战略规划,一个行战术布署。</p>

分工不同,但都是一流谋臣。</p>

虽然早就知道荀攸这个人,王耀却不能表现出来,他微笑道:“我观先生气度不凡,为何于此看守门户?”</p>

“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p>

荀攸轻抚胡须,怡然道:“我辈志向远大,目光所及便是锦绣山河。可大业从不</p>

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必有坎坷。眼下既未出仕,不如以守门读书来砥砺心志,所谓百炼成钢,这些差事算什么。”</p>

“狂风骤雨在明日,今朝不过略劳筋骨,闲时还能读书,诚不足道也。”</p>

王耀闻言凛然,忽然顿足,抱拳肃声道:“当今世乱,耀有拨乱反正之意,然而苦于力不足,最为缺乏的……”</p>

“便是多智才士!”</p>

“我观先生绝非常人,不如随我同回并州共创大业!实不相瞒,并州地方偏僻荒芜,耀不会多待。此次归往是为拿下旧土朔方,震慑外族后,便图谋中原要职。先生随我,定不会明珠蒙尘!”</p>

此话铿锵有力,真挚诚恳。</p>

荀攸很意外,也停下了步子。</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