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云泥之别。”</p>
“二位大人,实是过誉了。”</p>
看着想要强行将食物献上的百姓们,王耀微微一笑,驻马顿足。</p>
他环顾四周平民,展臂道:“诸位乡亲,我是太原王耀,也是义军的统领,在此多谢诸位的美意了。不过我部起兵,意在诛灭黄巾乱贼,保四海康宁。”</p>
“途经兖州,见流寇匪盗作乱,将其剿灭不过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哉?”</p>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全场注视</p>
。</p>
直至此刻,民众们才知晓这位俊朗的年轻将领,竟是大名鼎鼎的义公将军!</p>
见其如此随和,举手投足毫无半分倨傲之气,百姓也更加仰慕王耀了。一时间群情激昂,到处响起呐喊声。</p>
“义公将军,您为义军,不受朝廷俸禄,军费开支皆由自己承担。为我们兖州除贼付出众多,我们岂能……”</p>
“吝啬些许食粮?”</p>
“是啊将军,且收下吧!”</p>
“如此,小人们方可心安啊!”</p>
“您不收下,俺们就不走啦!”</p>
看着密密麻麻的平民,感到那份真挚的情感,王耀大为快慰,由衷笑道:“百姓吃饱穿暖,就令我非常满足了,还能有什么要求呢?至于军中所耗。”</p>
“诸位不必担忧。”</p>
这段日子,交好的各地豪强,皆在不留余力的帮助自己扬名,此刻正好投桃报李,加深双方关系。心念至此,王耀手按剑柄,朗声道:“东郡之程家。”</p>
“陈留之张邈,濟陰杨家徐家、山阳吴家、任城邱家、东平李家、济北林家,以及咱兖州的刺史大人刘岱,都曾慷慨解囊,为义军出钱出粮,协助讨贼。”</p>
“依耀看来,兖州能够太平,我部义军是刀枪,可挥舞刀枪</p>
的人,正是这些心怀家国的望族贤人啊!诸位……”</p>
“也要记得他们的好啊!”</p>
此话一出,百姓无不点头。</p>
但看向王耀的火热,没有减退丝毫。</p>
而应劭鲍信则遥相对视一眼,顿时觉得王耀此人可以深交。</p>
眼下场景,明明可以自己独揽美名。纵使那些豪强官员得知,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可王耀偏偏选择共享美名。</p>
他出力,好处却大家一起得。</p>
如此贤人,岂能不好好结交一番?</p>
日后他若起势,焉会忘记自己这些老朋友?思绪活络间,应劭鲍信已经开始思考,该怎么与王耀加深关系。</p>
而端坐酒楼中,密切关注王耀的泰山士人们,听闻这番讲话,也是连连颔首,把王耀纳入了投注对象。山雨欲来,乱世将临,此时此刻不能坐观变动。</p>
纵是世家,若不思进取,在时代大势面前,也只得被碾成齑粉。</p>
惟有选好英雄鼎力相助,才能在日后的动荡中,为家族延续荣华。</p>
选定之人,文武须有一长处、要得人心。最重要的是,必须知恩图报。</p>
决不能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白眼狼!而王耀此人虽然起点低了些,但其他各方面,都是极优秀的人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