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来的马车,跟在后面。</p>
孙科长骑着自行车,跟在牛车后面。</p>
韩挚转头,面露诧异。</p>
“那不是种子站的孙科长吗?他要去哪?”</p>
老支书也转头,也看到了孙科长。</p>
宋兰月笑笑,“孙科长负责经济作物种子推广,其中咱们县里推广大棚评估技术。”</p>
“孙科长和他的手下推广不出去,没人愿意冒大风险开展大棚种植平菇。”</p>
老支书一愣,“兰月,难道还想让村里面开展大棚种植平菇吗?”</p>
“咱们村子里有砖厂,有养殖场,还有山上的药材,甜菜,还有咱们最根本的耕地,已经够多了。”</p>
宋兰月笑了笑,“老支书,咱们全村上下总共有五百五十八口人。”</p>
“除去老幼,还有三百四十八个青壮,再加上二十二个知青,总共有三百七十人。”</p>
“养猪场那边需要四十个人,砖厂那边需要三十五人。”</p>
“草药是仿野生的,只会在撒种子,出苗的时候注意一点,之后就让它们自生自灭,按照野生的条件生长。”</p>
“你挑选的几个跟着我和师父学习药材和医术的年轻人就能够完成。”</p>
“至于甜菜其他的粮食作物,最累的是耕地。您带着韩挚去部队收废弃的拖拉机回来,修理好,也可以大大地节省劳动力。”</p>
“大棚平菇,活不累,需要细致,力气弱一点的老人和妇女也都能做。”</p>
“虽然一开始投入有点大,但平菇的产量也相当可观!”</p>
老支书想了想然后问:“亩产一年多少?”</p>
宋兰月回答:“最少八千斤,情况好的还能达到一万多斤。”</p>
“这东西是稀罕的玩意,就算一毛钱一斤,一亩地的大棚,就能卖一千多块钱。”</p>
老支书听到宋兰月的分析之后,大腿一拍。</p>
“干了!”</p>
“孙科长,刚才有没有说一个大棚多少钱啊?”</p>
宋兰月笑了笑,“咱们村子里各项建设都需要花钱,还没见回头钱呢!”</p>
“一个半亩的大棚,造价就要上百块,太贵了!村里可能有人不愿意。”</p>
“我就跟他说了,县畜牧站跟咱们宋家村合作的试验项目,可以当作模范典型,配合种子站推广。”</p>
“孙科长很谨慎,犹豫,我就邀请他去我们村里看,让他看看咱们的养猪场,再看看砖窑厂。”</p>
“让他也看看咱们宋家村老支书的领导力,村干部的执行力,还有咱们村民社员的行动力,一定会让孙科长大开眼界。”</p>
韩挚在前面赶着牛车,支起耳朵听。</p>
“老支书,我觉得兰月的主意不错。咱们要是能够免费,或者以极低的价格建造大棚,是个非常好的出路。”</p>
“力气弱的老人和妇女能干,能创造更多价值,获得工分,增加收入。”</p>
老支书越听越有门道,觉得有道理。</p>
随着宋兰月的描述,老支书脑海里闪现出来很多钱从天上飘下来。</p>
“兰月,你很有想法啊!继续说说,还打听到什么?”</p>